早於申請公務員職位前,陳小姐已參加綜合試,「既然考試不用收費,我本身又對公務員職位很有興趣,便報名考試,而且,如果不及早考獲符合要求的成績的話,可能在遴選的首階段已被人篩出來了。」

總括她的考試經驗,中文運用及英文運用2份試卷都不用作周詳準備,只要了解考試形式,考試前閱讀一些成語及錯別字的書籍,接著就「考天才」。「臨場考試時,最重要是專心和掌握時間,基本上,每條題目都只有1分鐘來作答,尤其是能力傾向測試,那些推理題、圖表、比較數字等十分繁複,根本沒足夠時間來了解題目,遇到這個情況,我只好略過那些題目好了,如果硬要鑽研其中一條題目的話,就一定不能在限時內完成所有題目。」

她不諱言公務員的遴選過程需時很長,以她的個案而言,由遞交申請表到入職,足足等了10個月,在遞交申請表後5個月,她才收到面試通知信,「面試的模式為4對1,其時,他們主要提問有關該部門運作、有什麼需要改善、為何要聘用我等題目,所以,面試前應瀏覽部門網頁的資料,準備一下。我覺得在整個遴選過程中,面試的表現是獲聘用的關鍵。」

 

李小姐認為綜合試中,以能力傾向測試最難取得合格的成績,因此,在參加第2次能力傾向測試前,便向朋友借來美國GRE考試的攻略來研究,「由於能力傾向測試有部分題目與GRE考試的部分題目相似,因此,我就找那些試題來研究一下,了解答題的奧妙,因此第2次考試就順利地通過了。」

在參加部門面試時,她需要同時面對4位部門代表,由於職位需要面對公眾,因此,對方的提問都集中於處境式問題,以考核她遇上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

《基本法》知識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