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現代分析技術改革的骨幹,各行業都非常倚重,但若要發揮其資訊價值,便不能只著眼於大數據,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亦不能忽略。在汽車產業中,隨著各大車廠爭相推出全球首輛無人駕駛汽車,機器學習已被視為影響未來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在金融方面,企業已開始以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來進行自動交易、理解信貸風險和管理風險。事實上這三者互相緊扣:大數據是材料,機器學習是處理方法,人工智能是製成品所呈現的狀態。企業可透過Pure Storage的FlashBlade實現最大化資訊價值整合,FlashBlade中的刀鋒都是並行存放,其並行的設計是模擬人類大腦結構的資訊存取,能同時處理多項指令或需求,提供有意義的資訊,讓企業得以利用數據推動革新,加速企業創新發展。
—Pure Storage亞太及日本副總裁Michael Alp
多雲部署 考慮要全面
最近VMware 聯同MIT Technology Review Custom公布一項有關全球多雲端環境部署現狀的調查結果,受訪者認為,將資料或工作遷移到雲端對企業帶來最大的影響,就是資料監管(26%),緊隨其後是技能(22%)、政策(16%)、人員變動(16%)等。許多經驗豐富的雲端用戶建議,正考慮轉向雲端環境的企業應進行適當的研究與全面規劃,從安全協議、人員培訓、預算、流程與文化等方面考慮,確保前後一致。想享受多雲端部署的好處,在推行的初期就要更多了解其既有的技術挑戰,並對即將到來的變化作出積極正面的展望,才可讓企業實現真正的雲端優勢,利用新興技術來維持有競爭力的業務。
—電腦應用專家Ryan Leung
創造電影級數的3D作品
近年3D特效大行其道,令人驚歎的畫面帶給觀眾豐富的視覺體驗,大大增加趣味和真實感。許多市面上的電影特效製作,例如電影《拆彈專家》內炸紅隧的場面、電腦遊戲軟體裡那些栩栩如生讓人歎為觀止的人物動態及形象,都是倚靠專業的3D設計軟件製作。現時巿面上的3D設計軟件雖然琳琅滿目,然而3ds Max自從在90年代問世後,憑著簡單人性化的操作以及強勁的製作能力,一直在巿場上處於領導地位,是世界上最普及和專業之3D模型創作及動畫設計軟件之一。3ds Max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包括廣告影片、工業設計、教育、商業動畫、娛樂、電玩遊戲、建築及室內景觀設計等,絕對適合想晉身有關3D設計行業的人學習。
—Feva Works 課程導師Kent Chan
數據掌管的新世代(下)
數據除有助數碼營銷中準確反映出潛在客戶之外,它更被工程界廣泛應用,如BIM建築信息模擬。自從香港政府明確指出BIM會在所有工務工程全面應用,我實在想像不到在香港營運的建築相關企業能避開而不作轉變。你可能會問為何政府這麼有決心帶來這一切轉變呢?這和另一個宏大願景:智慧城市有關。BIM說到底就是以數據紀錄建築物的一切,再提取和分析數據令設計更聰明。試想一下如果建築物和公共工程都以BIM紀錄並運作,這些就是智慧城市運作的數據基礎,所以日後的智慧城市有賴今天的轉變。2018將會是BIM的一年,就在 2018,一起擁抱BIM吧。
—天行凝方課程導師Terenz C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