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疑惑,為何自己學歷不比同事差,經驗亦不遜色,但對方總搶先一步升職,而你卻要原地踏步?你未能成功上位的原因,可能非關硬知識未夠班,而是軟實力不夠強。人際溝通、演說技巧、領導才能,絕對是上位必備。想多無謂,提升soft skills最實際。
跳上舞台 激發溝通活力
打工仔感到倦怠,能量不斷透支,影響溝通和工作表現,這些例子並不罕見。如跳出辦公室,換上另一個舞台,轉換一下角色,或有助反思重拾動力。
放下防禦裝備
香港生活節奏急速壓力大,上班族每天接收四方八面資訊,加上工時長常OT,久而久之會令人變得麻木,出現「down機」狀況。「彷彿困在辦公室框框,覺得工作沒趣,溝通變得公式化,創意大減,說話也單調乏味。」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金融商業學院課程導師何敏儀(Jenus Ho)說。
何敏儀指出,在這情況下打工仔容易處於防狀態,令人際溝通出現障礙。「只想說完自己要說的東西,不給人分享意見的空間。就算請同事發表意見也不是真正聆聽,若意見不合,更會立刻生起防禦心理,進入備戰狀態。」
置身戲劇和舞台場境中,正可讓人卸下防禦裝備,放鬆繃緊狀態。何敏儀說,戲劇和舞台活動是以人為本,人際溝通是最重要元素,而且包含創作成分。「在舞台環境下,可讓人卸下防,以開放態度與人互動溝通。」這種針對上班族的舞台培訓在外國十分流行,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亦辦有「行政人員技能課程:從舞台表演到管治能力」,提供相關訓練。
劇場遊戲考創意
何敏儀強調,舞台表演是一種體驗式訓練,可針對打工仔面對的問題如人際溝通、壓力處理、創意等,透過不同活動和劇場遊戲,讓參加者反思現實生活。她舉例說:「學員會進行一個『信任遊戲』,以不同方法感受人和事。一位學員先蒙上眼睛,再由另一位學員帶領跨過不同障礙,過程中不許發聲。這遊戲玩法簡單,但令人留下深刻感受。有些學員會發覺蒙眼用心感受更能體會對方的引領和關顧,人與人相處可以很直接,而默契也可快速建立。」
此外透過舞台和戲劇活動,也可發掘創意,在輕鬆環境下進行角色扮演,甚或創作劇本,對打工仔來說,往往是創意大考驗。「平日在辦公室用開的幾度板斧都不太管用了,要放下專門的學識和經驗,由零開始創作,刻劃人物角色和創作故事情節,然後加以演繹。」何敏儀說,置身戲劇場境中,往往能令人突破平日的界限,像有些學員起初默默不語,卻可以成為搞笑能手,演活喜劇角色。「戲劇活動特別之處,是可讓人獲取特別體驗,在過程中認識自我,建立不一樣的生活態度。」
英語 presentation 變法5要點
曾在一個論壇上遇見一位資深管理人,他素來淡定talk得,但那次在台上以英語演說卻顯得手騰腳震口窒窒,令台下聽眾大皺眉頭,實在尷尬又失威。商務人員攻克英語這一關,關乎名聲和前途。
商務人員用英語做presentation可算高難度任務,尤其當你成為全場焦點,要令演講生動流暢無怯場,實在要多下工夫準備和練習。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專業課程及企業培訓學部課程經理謝玉鈿說,英語演說水平要持續提升,先掌握一些要訣也可改善。
1 別為講而講
差勁的簡報有催眠效果,相信大家也領教過。「最差的情況是你照著PowerPoint去讀,這樣只是為講而講,因你所講的內容完全無為PowerPoint增值,觀眾對著屏幕讀便可,何須聽你的?因此你要當簡報是一場對話,過程一直與觀眾交流。」
此外做簡報有一條不變定律,就是知己知彼,了解受眾對象,例如老闆、客戶、投資者,想聽的各有不同,故宜因應他們的需要來定立主題內容。謝玉鈿說,簡報應避免平鋪直敘,可採用不同表達形式如說故事、problem-solution,甚或competition analysis等,皆有助突顯主題,吸引注意力。
2 簡報一定要用PowerPoint?
當然不。PowerPoint無疑是最常用工具,不少人以為簡報就是一張接著一張的投影片,其實別的選擇有很多。謝玉鈿說,Prezi是較新興的選擇,它不是一張張投影片按次序表達,而是像一幅mind map,可插入不同圖片和動畫,在演講中適時放大或縮小某部分的內容,故有人稱之為空間式展示法。
此外做簡報屏幕上多會顯示主題,若講者在開場白再重複一遍:"I am going to talk about..."則有欠新鮮。謝玉鈿說,簡報開場時與其複述主題,不如轉換模式,來一個輕鬆投票互動遊戲,讓觀眾醒醒神。"please raise your hand if you..."。
3 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大家讀中學時做簡報都喜歡用"Firstly, secondly, thirdly"分次序介紹內容,不少人畢業後仍沿用這一套,彷彿找不到更好用語。譬如說:"Secondly, we are going to talk about..."其實換換以下說法作為話題轉接,會顯得更自然。
"Then we'll move on to another concept..."
"We'll then look at this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another side of the story."
"And that will bring us to the next idea."
4 間有停頓作互動
作簡報或演講,宜把時間控制在30分鐘內,談到一些複雜問題或內容時,可留一些停頓位,好讓受眾有時間吸收消化。此外,間中也可了解觀眾的情況,順便互動,如友善地問:"Is everybody still with me?"或者形容觀眾的反應:"I can see heads nodding in agreement. / Some of you are shaking your head."
5 結尾莫太刻板
不少人做完簡報,總會這樣作結:"This is the end of my presentation"。「雖然這樣說沒有錯,但是否一定要說這句才代表簡報完結呢?」以下是一些更好的說法:
臨近尾聲,不妨順勢來個總結:"In this presentation we looked at..." / "Now let me wrap up(my talk)by saying..."
此外,也可把話題帶入問答環節:"Now I am going to take any questions(that)you may have."
而當回答所有問題後,不妨讚下觀眾:"Thank you so much for your time and attention. You've been such a great audience. Have a great evening."。
英語進修大方向
英語向來是增值熱選,也是持續進修基金熱門課程。謝玉鈿說,英語聽、講、讀、寫4方面皆重要,在職人士可針對水平強弱而進修。香港公開大學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辦有「Diploma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Skills」課程,分為商業傳意及演講技巧兩大範疇,共設有7個科目,如Communicative Business English Writing、Effective Business Presentation Skills、Effective Oral Communication for Business等,學員可按自身需要作選修。她強調,如要提升英語水平,應設法將英語融入生活當中,學員可利用社交媒體和網上資源多練習英語。
text:甄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