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香港電腦學會均會甄選、提名及率領曾獲得本地資訊及通訊科技(ICT)業內獎項的本地優秀作品,出賽「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APICTA),並安排多位資深的業界領袖擔任導師,為學生們進行賽前培訓。本年度的APICTA將於10月9至13日在廣州舉行。多年來,香港學界均不負眾望,在APICTA屢創佳績,榮獲不少獎項。而香港電腦學會亦相信,學界得獎者將有助吸引更多學生立志投身資訊科技行業,並在大學選修相關課程。
今年香港電腦學會共挑選及邀請了7隊學界科技精英,代表香港參賽APICTA 2018,分別包括2隊參與「初中及小學教育項目」、2隊參與「高中教育項目」及3隊參與「高等教育項目」。
其中「初中及小學教育項目」來自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的參賽作品是「智能藥袋」,該系統以低成本的NFC貼紙來儲存藥物資料,並以自行開發的Android應用程式,大聲讀出藥物資料如藥名、服用時間和副作用等,同時設響鬧功能,幫助視障人士及長者準時服用藥物。另一隊參賽者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第二校的參賽作品為「Team travelling」流動應用程式,專為戶外群體活動設計,可以顯示目前團隊成員們的位置,用家可以預設團隊提示、集合時間及地點等。程式可以透過輸入關鍵字或程序內的地圖標記以連接Google或其他導航系統,並能在有需要時連線到本地救援單位。
參與角逐「高中教育項目」的兩隊學界代表,同樣來自順德聯誼總會翁祐中學。其中「智修室」系統針對自修室的噪音問題及被濫用情況,令使用者迅速找到空位和提升管理員的工作效率,使自修室更為舒適。另一隊則以「眾裡尋牠」參賽,該系統為寵物救援及綜合資訊平台,利用Firebase及藍牙低功耗技術,讓用戶上傳附近的藍牙訊號組成大數據,並設有自動通知飼主、閃燈及發出求救聲響等功能,增加尋回失蹤寵物的機會。
「高等教育項目」中,香港大學與香港科技大學的「Tale」運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出可助用戶分析個人演說表現的應用程式,從而提供建議,協助提升用戶的演說技巧。香港科技大學的參賽作品「Umix」是一個便攜式音樂製作智能手機應用程式,可助用戶隨時隨地輕鬆創作音樂;其創新的音頻處理算法,能夠準確將語音轉換成MIDI,任何人均能隨時隨地將自己的聲音及創作理念化為一首歌曲。香港公開大學則以「安全意識及消防技能的虛擬實境訓練」參賽,透過虛擬實境技術,設計出一個提高安全意識及滅火技巧的應用程式。
香港正進入創新科技年代,各行各業都對資訊科技人才需求殷切,因此在學界推動STEM教育,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對香港提升未來的競爭力非常重要。而鼓勵學生出外參加例如APICTA的賽事,與來自其他國家的精英切磋,有助學生擴闊眼界,建立網絡,對個人的發展亦有非常好的幫助。
文:劉嘉敏太平紳士
香港電腦學會(HKCS)秘書長(名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