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解後生仔渴望加入科企?其中一個原因,或許是想追求平等發聲,打破層層等級。90後科企從業員關亦婷說:「因為科技這行變得好快,大家同步學新知識,站在同一起跑線,所以不用講輩份,大家享有平等發聲機會,只要你有point,大家都願意聽你的。不似傳統公司要論資排輩,初級員工只能聽order辦事。」
每天要學新科技
關亦婷對這種無階級文化非常嚮往,但當初入行卻有點誤打誤撞。「那時正要轉工,上網尋找科技公司,click click下就見到現職公司請人。」關亦婷曾在美國讀大學,主修金融經濟學,畢業後在當地一家品牌顧問公司工作,但覺發展空間有限。「公司用傳統方法為品牌宣傳,發展得極成熟,但鮮有應用新科技,故突破空間有限。」
於是她決心轉行,去年回港加入國際廣告科技企業Trade Desk任職 Trading Specialist。她說公司是個科技平台,主要從事「程序化廣告」(programmatic advertising)業務,用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協助廣告買家制訂宣傳策略,在不同渠道落廣告。「入行後方知每天要不停學,而且不是靠上堂,主要是上網學。因科技變得太快,傳統課程根本追不上,教科書也沒能印得這麼快。」
想入行要夠Grit
科企不單業務新穎,企業文化也很破格,關亦婷說,她加入公司約1年時,有天竟收到公司創辦人兼CEO直接邀請,去美國出席員工大會發表演講,令她受寵若驚。「講題是公司亞太區人才發展,我用了不少時間準備,發覺亞太區同事背景多元化,人人多才多藝,如有同事主修生物學曾在實驗實工作,有些原本從事金融業,最特別是有同事入職前曾去非洲貧困國家做了5年義工。」
她續稱,科企可容納不同背景人才,如熟悉編程可任職軟件工程,喜歡數據可任分析員,若善於溝通則可考慮客戶服務或業務發展。但年輕人如想入行闖一闖,需有心理準備,打拼事業要夠Grit。
「即是有決心和意志力,因天天面對新科技,遇到難題不要怕,有尋根究柢的毅力,主動尋找解決辦法。」
甄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