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剛過了一個多月,農曆新年又來臨了,大家可能還在回顧過去,展望將來的氣氛當中,有很多人生去年10月,我獲邀到訪首爾,觀摩南韓的創新科技發展,偶爾看到一則招聘廣告—「#起薪點5,000萬韓圜 #星期一下午1點返工 #一日三餐免費」;亮點自然是高達5,000萬韓圜的起薪點(約港幣35萬元)。
這則令人羡慕的招聘廣告張貼在南韓資訊科技(IT)重鎮「板橋科技谷」的板橋站上,顯示當地對人才的重視,不惜以高薪招徠。
南韓自1997年金融風暴以來,一直求變創新。這20年間,經濟急速起飛,創造了舉世驚歎的經濟奇蹟,當地文化產業蓬勃,帶旺了自家品牌,現時韓國無論是時裝、化粧品、手機、食品或是家電,都成為全球追捧的對象,期內出口增長逾5倍,人均國民生產值更升1倍。
韓國能夠突圍而出,除韓流的魅力之外,也多得創新科技之助。要了解今天南韓創新科技的發展,不能不提有南韓矽谷之稱的板橋科技谷。
板橋科技谷位於城南市,距離首爾僅30公里。政府投資了過千億韓圜(逾7億港元),首階段面積66公頃(相等於香港科學園3倍面積),內有地鐵、高速公路連接首爾市和仁川國際機場。便捷的運輸網絡吸引超過1,300家IT企業進駐,當中不乏大型企業如三星、SK、LG等。
板橋發展多時,依然人氣旺盛,因為它著重創新科技,大力支援初創企業,更把園區逾1/4給予研究機構,方便科研交流。板橋已被打造成為初創的搖籃,助南韓在創科領域上持續發光發亮。
板橋的成功正反映南韓創科興盛的面貌,這有賴南韓人的團結和拼搏。他們勇於創新,令創意產業蓬勃興盛,同時又忠於自己國家的文化、藝術及品牌,全心全意擁戴自家研發的產品。而且南韓人自幼稚園便開始學習編寫程式,富有邏輯思維,為科技業提供充裕人才,所以當地創科發展理想,更被多個國際機構包括"Bloomberg"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評為全球及亞太區內創新國家的三甲之列。
香港的年輕人大多靈活多變,勇於嘗試,我期望他們能夠像南韓人一樣團結一致,為本地的創科土壤澆上動力之泉,讓香港的創科開花結果,到時像板橋站的招攬人才廣告自能在港隨處可見。
文:鄧淑明博士
香港大學建築學院及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客席教授,環護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榮譽會長。提倡利用科技推動環保、教育、醫療等事業,致力建設更美好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