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推廣行業一向講求轉數快,但隨著科技的推動,從業員想在就業市場求存,還要追求另一種熱度。昨天學過的東西還新鮮,但到了今天可能已變舊,因此學習新知要打鐵趁熱,沒一刻停下來。入行增值不能歎慢板,每天要像海綿般吸收。
科技正以驚人速度改變各行業,而市場推廣正處變革最前線。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兼職導師胡健欣從事數碼推廣工作逾10年,曾任跨國媒體策劃公司Digital Head,她當年剛入行便體驗過行業知識轉型的速度。「我大學讀Marketing時還在學7Ps理論,但畢業後從事數碼推廣工作,發覺一切都是聞所未聞,之前從沒學過。」
像海綿極速吸收新知
她08年入行,在大型搜尋引擎的認可廣告分銷商擔任Media Sales,主力吸納中小企客戶在搜尋網站賣廣告。首份工作讓她發現數碼推廣像個藍海,有許多新興瓣數如程序化廣告、社交媒體推廣、KOL推廣等。她後來加入國際媒體策劃公司,協助大品牌制訂數碼推廣策略,才經歷了真正的考驗。「工作量增加10倍也不止,協助客戶營運網站、開發手機應用程式、社交媒體應用,總之每日都有許多新事物湧現,資訊超負荷,你要當自己是一塊海綿極速吸收新知識邊做邊學,常常凌晨才收工。」
由於數碼技術變化太快,書本完全跟不上,坊間亦鮮有課程,所以都是靠自學。她猶記得當年曾花不少心力了解程序化廣告。「它是一種全數位化廣告,主要在社交媒體和電商平台投放,有許多專有名詞如Demand Side Platforms(DSP)、Supply Side Platforms(SSP)、Data Management Platforms,像一堆火星文般令人摸不著頭腦,須搞清背後操作原理才有實戰能力,在網上為客戶競投廣告。」
未來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
工作若要兼顧內地市場,學習的闊度和速度更加以倍數上升。胡健欣說,內地數碼推廣走得更快更前,玩法複雜許多。她曾為本地奶粉品牌制訂內地推廣計劃吸引華南旅客來港購物。「內地推廣平台的種類、特色、玩法、成效,以至合作細節等,全都要快速了解分析,再用自己的方式向客人提供建議。」
胡健欣指出,數碼推廣現正出現另一股科技浪潮,聚焦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應用。「有大型快速消費品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科技建構顧客關係管理系統,分析200萬客戶群的數據和消費模式,以便更精準地投放數碼廣告。市場推廣用上人工智能是一項重大變革,從業員須進一步認識科技的變化,方能跟上發展步伐。」
行內就業近年也起了莫大轉變,新興工種相繼湧現。若在廣告和媒體策劃公司工作,事業主要有兩大方向,分別是「Digital Strategic」和「Digital Specialist」,前者以制訂策略為主,技能要求較闊,須涉獵不同數碼範疇如程序化廣告、數據分析、社交媒體應用等;至於Specialist則專於系統操作,是特定平台的專家。而企業聘請內部市務人員,數碼技能也是必備條件之一。
年輕人入行可考取一些數碼平台認證,好像Facebook、Google、淘寶、百度等均各自推出營銷認證,有助提升實戰力。「從業員一定要open mind,保持火熱的學習態度,並要有心理準備技能時時在變,必須不停update。 」
課程專門化 進修新路向
科技發展令行內進修更多元化,坊間院校除舉辦數碼推廣大類課程外,亦衍生許多專門課程。胡健欣說:「現時的課程分得更細更專,不同平台也有特定的營銷課程。」這些課程較著重實務操作,像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便辦有「微信營銷」、「Facebook營銷」、「Google Analytics」等課程,由資深從業員教授實戰技能。此外也可留意新興科技範疇,像VR和AR均可與推廣擦出火花,香港管理專業協會便辦有「VR立體360內容製作證書」及「擴增實境製作證書」等課程,主力教授相關技術和應用方法。
Text:甄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