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是未來新經濟增長的重要資源,更被譽為「新石油」。要如何突顯數據、如何轉化為真實的價值,最直接莫過於帶來的經濟效益。
在亞洲,近年數據經濟也開始萌芽。以台灣為例,當地政府帶頭建立開放資料平台,以開放和運用收集到的數據來開發不同應用方案,同時鼓勵企業開放數據,推動更多公私營創新合作,促進產業發展。在應對疫情期間,政府更利用開放的數據,開發口罩地圖、實名預購和追蹤檢疫等防疫系統,獲得國際社會讚揚。
要捉緊數據經濟所帶來的機遇,企業對現代化數據體驗的需求自然有增無減,而背後的IT基礎架構、特別是儲存系統服務,便更為重要。過去「儲存即服務」的訂閱模式,已進化至「儲存即程式碼」,讓企業有自主的擴充性,能夠輕鬆維護IT基礎架構。現代企業已趨向全快閃儲存系統如「FlashArray//XL」,提供雲端靈活部署,以獲得更強大效能,並加快工作負載;再者,企業只需透過單一陣列即能提升100%的主要系統上線數量,以及提供兩倍的容量支援,並於發生系統中斷或惡意攻擊時能輕鬆復原,讓營運者得以專注關鍵業務發展。
文:科技專員Macro C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