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巿民居家辦公之餘,亦減少出外活動和聚會,導致身體「橫向發展」(增胖),或因多吃少動而致血糖或血脂偏高等;亦有不幸感染病毒者,雖核酸檢查由陽轉陰,但仍面對後遺症,如咳嗽、咽痰難除、疲倦乏力、手腳麻痺、呼吸不暢、氣喘氧低、記憶下降、皮膚濕疹發作等。如巿民到中醫師處用中藥調治,多可改善這些症狀甚或完全康復;若不想服用中藥捱「苦」,亦可通過運動、自我按摩或按穴調治,改善症狀。
適當運動方法
適當運動可改善心肺功能、腦及全身的血液循環、消化功能,及提升免疫功能,促進腎臟排毒及肝臟解毒。但身體虛弱及年老體弱者缺少能量,需分多次緩慢地進行運動,否則難以堅持。本文建議以下較柔和易做、易保存體能及促進康復的運動。
握拳運動
雙手緊握拳頭,然後鬆開,每10下為1組,早中晚各分別做3組。每次握拳時自然呼吸,全身處於放鬆狀態。
作用:可幫助促進上肢血液循環,加強心肺功能,有健腦作用、改善記憶,促進上肢的排濕排毒、減少上肢麻痺,幫助病弱的身體康復。
蹬腿運動
站立式蹬腿,或坐於床邊,或穩固的椅子上,先左腳向前蹬、腳尖盡量向後,呈「7」字狀態,然後收回放下;再右腳向前蹬、腳尖盡量向後,呈「7」字狀態,然後收回放下。各腳反覆蹬6次為1組,早中晚各分別做5組。每蹬腳時自然呼吸,全身處於放鬆狀態。
作用:幫助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排濕排毒,減少下肢麻痺或痺痛,有助體能恢復及達致消脂降糖效果。
擴胸出掌運動
站姿或坐姿,先雙手向後向外擴胸,此時配合吸氣;然後雙手以掌狀向前推出,手掌盡量與前臂成垂直狀態,此時配合呼氣。全動作需要全身處於放鬆狀態。
作用:可幫助改善心肺功能、氣喘及疲倦症狀,改善腎臟排毒及肝臟解毒,而閉目練習可助視力下降、減少眼矇眼澀現象,還有助胸背肌肉放鬆。
篇幅所限,下回續談自我按摩及按穴調治。
(本文療法、建議僅供參考,若有疑問應諮詢註冊中醫師)
文:張群湘博士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