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與共融」(Diversity and Inclusion)是近年HR界一個熱門議題,提倡企業員工多元化,容納不同國籍、性別等,並包容不同意見,以期促進創新和可持續發展。在一向以男性主導的建築工程業,談多元共融看似不易,惟香港寶嘉建築有限公司 (Dragages Hong Kong),設有多種政策推動多元共融的發展,如增聘女性員工,吸納不同國籍專才建立團隊,可說是業界先驅。
「我入行廿多年,見證著行業轉變,舉個簡單例子,早年你很難在工地找到女廁,但隨著愈來愈多女性入行,現在工地不單有整潔女洗手間,還有舒適茶水間、活動室、小型露天花園平台,甚或健身室。此外,建造業講求團隊合作,日益重視創新,亦應廣納不同國籍人才以利技術交流,像我們團隊便很多元化,2,000多名員工來自38個國家。」香港寶嘉人力資源及企業傳訊董事李敏瑜說,多元與共融是環球議題,建造業也可突破傳統形象,展現人才發展不一樣面貌。
恍如聯合國的工作團隊
作為一間來自法國的國際建築公司,香港寶嘉一直視多元與共融為人才發展重要一環。李敏瑜說:「員工來自30多國,不同國籍的同事人數各異,有些國籍有數十人,有些則只有一、兩人,但無論人數多少,也不影響溝通合作,因相互尊重是公司的核心價值,不會因文化差異而互相排斥;反而有不同背景的員工,能提供多元化的觀點,互相補足,激發更多創新思維。」

李敏瑜說,公司成立由女性高級管理層帶領的導師團,協助年輕女員工更快升任管理崗位。
建造業過去給人的印象是傳統行業,舊作風,老規矩,但時代在變,今時今日的建造業是講求創新的行業,需要不同專才開拓新技術。李敏瑜指出,建築科技發展甚快,若團隊匯聚各地專才,有利技術革新。「例如做隧道鑽挖,這雖然不是新的工程類別,但相關技術正不斷改良和進步,我們可招募集團各地專才來港,一起構思如何尋求突破和執行方案。要吸引人才來港工作,最重要是讓他們感到安心,在這方面,寶嘉在國際上是頗有信譽的。」李敏瑜強調,多元化不僅僅是招募具有不同背景的人,關鍵是尊重和欣賞差異,這不是一次性的目標,而是公司堅持的信念。
性別平等大氣候
一直以來建造業被認為是男性主導的行業。但近年,愈來愈多女性投身其中,工地中不難發現女性的身影。李敏瑜指出,建造業早年的確甚少女性入行,但現時情況已大大不同。「近年修讀工程的女生漸多,女性加入建造業有明顯增加趨勢,當中不乏工程師、項目經理、營造經理、測量師、安全及環保主任等,她們帶領團隊也可獨當一面。」
李敏瑜說,行業也看到讓女性加入團隊的好處。她們工作能力和表現,除可跟男性平分秋色,有時更加細心,並可使團隊更具凝聚力和令工作氣氛更和諧。「我很高興看到行業走向性別平衡的積極發展。就以寶嘉來說,我們著力增加各個層面任職的女性人數,希望通過在工作環境中創造有利條件,使女性管理者和高層領導的比例逐年增加,促進性別平衡。」

香港寶嘉周年晚宴邀請不同國籍員工表演,分享國家文化特色。
制定性別平等藍圖
推動工作性別平等,不單是公司政策重點之一,亦為管理人工作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李敏瑜說,香港寶嘉制訂了性別平等藍圖,並訂下目標,由2019年至2023年,無論整體女員工、女經理,以至女高級行政人員的人數都要提高。「從實際數字上看,公司在2019年大概有15%女性員工,今年已增至約20%,冀在2023年達到25至28%,按計劃逐步遞進。」
在增加女性高級行政人員方面,培訓同樣重要。寶嘉有專為高級行政人員而設的培訓計劃,需要前赴巴黎受訓,為期超過1年,公司會挑選有潛質的管理人員參加,過去一直以男性為主。近年發覺這種偏向無形中限制了女性員工的晉升機會,遂改變政策,挑選一定比例女員工參加,提供更多機會。
李敏瑜強調,公司的價值觀是按能力招聘和委任人才,而不是根據他們的性別。作為人力資源部門,必須確保招聘過程對每個女性和男性應徵者都公平,例如提供平等的配額招聘女性和男性實習生。此外,薪酬審核時,會審核整體加薪水平,確保業績相同的男女員工能獲相近的加薪和晉升機會。「我們不是要為『女性起革命』,而是盡量做到性別平等,真正的多元與共融。」

戴幸怡說,透過團隊努力一起完成項目,工作滿足感難以言喻。
建築經理戴幸怡:工作心態才最重要
「我認為入行不應問性別,心態才最重要。只要你認真做、有責任心,別人定會感受到。」戴幸怡自小喜歡數理科目,讀大學時選了土木工程專業,一畢業便入行。「我喜歡這一行,因可從規劃開始,與團隊一起構建項目,同付出、共甘苦,建成那刻的滿足感實難以言喻。這亦是我愛上這行的原因。」
身為建築經理,負責管理工地大小事務,由安排施工流程、人手管理,以至環保和職安健皆要打點。她笑言入行至今沒遇到不公平對待,女性身分反而在工地有獨特優勢。「我在場時,工友們多不會粗聲粗氣,氣氛更融洽。與前線工人相處的秘訣是保持關心和好奇,了解他們的困難,聽取他們的意見,久而久之你會得到他們的信任和支持。」
戴幸怡回想十年前首個參與項目是興建地鐵站,附近一帶由於要封地改路,常被居民埋怨造成不便。有天她乘巴士路經地盤,坐對面的孩子指著工地問媽媽那是在做甚麼,媽媽說:現在正興建地鐵,建成後我們出入便可搭地鐵,方便得多啦。「那刻我真正感覺到工作的意義,可幫到好多人。深刻經歷不一定來自完成宏偉建築物,反而日常一點一滴,可為工作帶來推動力,令自己繼續努力不懈。」
入行多年,戴幸怡的座右銘是「學到的都是自己的」,「即使要加班或做額外工作,也不要覺得蝕底,因你努力付出,別人是看到的,而所獲得的知識經驗更一生受用。」

Anne說,每次走進隧道工地,也會感到莫名的振奮,因那是讓她一展才能的地方,工作充滿挑戰。
地質工程師Fischer Anne:女性不用特別待遇 人人平等
「身為外國人、又是女生,加入香港工程界,我沒有被看輕的感覺,有時反會受『正向差別待遇』(positive discrimination),像男工友見我在隧道工作,要長時間站立,特意拿一張椅子給我坐,但我認為男女都是平等的,女生不用有特別待遇,只要平常看待便可。」來自法國的Anne說。
Anne一向喜歡岩土工程,對隧道項目更「情有獨鍾」。她在法國修畢工程學課程後,決定往外闖,首份工作便是加入香港寶嘉擔任地質工程師(Site Tunnel Geologist),參與中九龍幹線中段隧道的大型項目。她表示,決定來港是因看到隧道項目可給她發揮機會,充滿挑戰性,且可接觸不同文化,從實戰中學習不同知識。也許法國是比較開放的國家,對女性從事工程業不感意外,Anne的家人一直十分支持她的選擇。「當我告訴他們時,他們都為我感到高興和自豪,因為他們都知道這是我心儀的工作。」
日常工作,Anne會穿著長靴、開著安全帽上的照明燈,走進地底,穿越長長的隧道工地,執行特別的任務。「大型鑽挖機在隧道裡挖掘,我們要抽取岩土和地下水樣本,然後進行測試,確保地質環境符合工程要求,一切可安全進行。隧道給我一種很特別的感覺,工作也有不一樣的滿足感,要親身經歷才能體會,非筆墨能形容。」
Anne笑言,身為法國人,隻身來港,雖不懂廣東話,但亦無礙團隊合作。「大家主要用英語溝通,我們重視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大型工程項目團隊組合很多元化,例如在我參與的項目中,便有具機械經驗、營銷經驗、擁有20年經驗的熟練工人等並肩作戰,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因此這是一種更有價值的體驗。」雖然是初入行,Anne對建造業達致多元與共融態度樂觀,「只要公司真正想實現多樣性,投入所需的努力,要達成目標並非不可能。」

杜令然笑言,曾有人問她:你出工地要搽防曬嗎?她答道:「搽防曬是為防曬傷,為健康著想,不單女士要搽,男士亦該搽。」
助理工程師杜令然:溝通不用「硬碰硬」
「記得有次下雨,我要到工地巡視,前線工友或許見我一個女生,擔心我『淋雨』,便問:『你得唔得㗎?』我說當然沒問題,這是職責所在,工作以專業態度面對,不應分男女。」單看外表,你或難猜到穿得像OL的杜令然是個工程女將。有些人或以為,女性不適合在工地工作,她則笑言,事實並非如此,這已是過去式,現在女生行走工地已很常見。
因家人從事建造業,她自小受啟發,對建築工程充滿好奇。「家人每天回家也與我分享工作經歷,講解當天克服了甚麼難題,所以我從小已對工程感興趣,很想知海底隧道、跨海大橋如何建成的。」對於決定以工程為事業,家人亦十分支持。
去年大學畢業後便加入寶嘉,參與中九龍幹線中段隧道項目,當中最難忘經歷,是在馬頭角隧道地盤,興建巨型隔音罩,確保地下隧道工程符合環保標準,能廿四小時進行。「因工地範圍較小,鄰近住宅區,旁邊是巴士站,而隔音罩部分組件高達20米,要把它們組裝起來,事前要仔細規劃流程、時序、設備擺放位置,而施工期間亦要密切監察進度。團隊幾經努力,克服許多難題,最終順利峻工,並通過噪音測試,那刻我體驗到,當年家人跟我分享完成工程的那份雀躍和滿足感。」
杜令然認為女性從業員最大優勢是較擅長溝通和細心。「溝通不用硬碰硬,例如供應商逾時未送達物料,我不會一開口便責問:點解啲貨仲未到!而是先了解對方有何困難,若你以和善態度展開對話,多會得到對方善意回應,令對方更願意助你解決問題。」
雖然是新入行,杜令然對前途亦顯得充滿信心。「我入行時間尚淺,面對浩瀚的工程,個人可說十分渺小。雖看似微不足道,但我相信每一個付出和努力,都是建設社會的重要一環;而每次學習的經歷,都是成就將來的養分。我相信只要有信念,沒任何事情是不可能,無論遇到甚麼困難,都一定能解決。」她自信地說。

年內招聘300至400人
隨著新冠疫情漸趨穩定,政府和私營機構啟動了許多大型項目。寶嘉對來自不同性別、背景和能力的人才有著巨大的需求。李敏瑜預計,從現在到年底,公司將招聘300至400名不同級別的新員工。對於有志入行的年輕人,她表示,建築界未來有非常好的機會,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發展事業,並獲得高度的滿足感。「對於女生來說,我的建議是不用擔心,建築工地有很多不同的職位:工地監督、規劃、工程、安全、質量、環境、工料測量,定能讓你一展所長。」
文:甄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