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打造本港成為宜居城市,政府預計未來數年,每年投放逾1,000億港元於各類基礎建設,加上私人發展項目,每年投放建築業的金額共約2,000至3,000億港元。本港建築設計界人才富大型基建項目經驗,可把握疫情後的發展新機遇,並善用科技和優勢,甚至把香港建築設計相關專業服務,輸出至鄰近地區。
建築設計人員角色尤如前鋒,負責規劃和設計項目的前期工作。香港建築設計界善於高層建築設計、斜坡設計、高密度房屋設計及有限空間設計,並一直引以為傲,尤其中環商業區的高層建築設計,更充分展現行業在建材、技術,以及設計應用等多方面的創新能力。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青衣院校建造工程系講師陳德建(Keith)指出,建築師運用經驗和設計技巧,解決項目規劃和設計期間的問題,例如如何妥善運用空間及樓面面積、加入環保綠化元素、配合社會可持續發展趨勢等。
Keith續指,疫情推動行業數碼化,例如在一個現正進行的甲級商業大廈項目中,建築設計人員透過建築信息模擬(BIM)系統,與身處歐洲的玻璃幕牆廠房分享建築圖則和數據,以減省文書往來及親身會面的時間,並加快建築部件的生產進度。此外,政府和業界近年亦增加採用組裝合成法,即預先在廠房建好樓宇組件,再運送至工地進行安裝,既可提高組件的精準度,又可減少浪費建築材料和加快建築進度。

Keith指出,建築師運用經驗及設計技巧,在進行項目規劃及設計時解決問題。
Keith預期,第五波疫情後,為配合各基建項目的進度,業界對人才的需求將有增無減。而IVE舉辦的建築學高級文憑課程,教授建築繪圖、建築設計、建築科技及結構等知識,著重培訓學員發展創意及基本技術,並提供實習機會,助他們事先了解實際工作環境。他認為,若喜歡設計和繪圖、留意各類建築物設計特點、發掘它們背後故事,皆適合加入建築設計業。
IVE建築學高級文憑畢業生蘇山君(August)現於一家建築師事務所任職建築助理,負責替建築項目處理入則和圖則改動,以及製作建築模型等工作。他認為IVE課程助他掌握業界的作業標準和各種建築相關法例,使他加入公司後,在短時間內已能適應工作所需;亦因同時要處理多個項目,August會與團隊保持緊密聯繫,並妥善分配工作時間。

August認為IVE課程助他掌握建築設計界作業準則,以及各種建築相關法例,使他入行後快速適應工作要求。
August表示近年業界加強應用各種資訊科技於日常工作流程,例如其任職的建築師事務所會與其他參與項目的單位,透過BIM系統在同一資訊平台上分享項目圖則和數據,促進溝通。另外,現時業界改用電子方式提交建築圖則予政府部門審批,亦可大幅減省使用紙張和儲存紙本圖則的空間,迎合環保大趨勢。
August指出,有志入行人士如對行業充滿熱誠、富冒險精神、願意參與不同類型的建築項目,會較容易適應工作環境。
他又認為,未來內地以至亞洲地區有不少項目「上馬」,入行累積項目管理和設計經驗,並靈活應用各種科技,日後可跳出香港,為亞洲區人們打造宜居宜業的理想空間。
進修增值
課程:建築學高級文憑
舉辦機構: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工程學科
網址:www.vtc.edu.hk/admission/tc/
查詢電話:3757 9136
文:Uncle JACOB
整理:王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