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7、8月,在各公司pantry茶餘飯後的熱哄哄話題,定是公司intern(實習生)的「奇人奇事」。到底主管如何管好intern,助他們發揮才能?
管理intern就如「拍散拖」,明知關係雖短,但也要努力做到「好聚好散」。最理想當然是給對方留下一個良好印象,但「一樣米養百樣人」,intern來自「五湖四海」,自然也有不同的長短處。而如何了解和發掘intern的能力,則長期考起不少管理人。若能善用以下3招,將有效發揮intern能力,達致雙贏。
知人善任 觀察工作能力
筆者曾接觸過一位intern,在第一日上班向同事正式作自我介紹時,竟自稱「凍咖啡」。若遇到這種連上班需有一個恰當名稱都未知的intern時,管理人首先要做的是先安排一些較簡單的工作給他們,並不妨多花時間解釋基本的辦公室文化,再循序漸進。例如告訴他們在辦公時間除了重要訊息或電話外,不宜長時間「撳電話」;又如上班下班時要向同事打招呼、收工前向上司簡單交代當日工作進度等。
對於初出茅廬的intern,由於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確實難以理解職場的潛規則。與其慨嘆「一代不如一代」,不如把握機會多加接觸,以了解他們對工作的想法。畢竟將來職場生力軍會是「Z世代」,多了解他們的文化,對管理工作亦有很大幫助。
多發掘多溝通 管理工作期望
在一段短暫關係中,一開始做好期望管理十分重要。筆者接觸過的intern當中,既有打算「hea過」捱到畢業的,但亦不乏滿腔熱誠希望一展所長的。事實上,intern往往只是「小薯」,一般是不會亦不必擔起公司重任,所以管理人宜在一開始時將公司期望和實習工作內容說得清清楚楚。
管理人亦應趁每次分派工作時,多溝通去解釋該項工作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例如intern容易覺得他們常被分配做「小學雞嘢」,一時三刻未必會明白其實正在督導他們的同事,亦是一直在做他們心目中認為的「小學雞嘢」。因此,如何與intern交待和解釋工作,以至如何將工作「重新包裝」,亦相當重要。
又例如,當intern需做資料搜集或數據整理時,管理人宜多花時間講解資料和數據的最終用處,引導對方思考該項工作的最終目的。筆者就曾向intern詳細介紹工作計劃後,竟得到對方進一步建議可如何修改處理資料的方式,以便更快的完成圖表整理工作。
贏取口碑 增歸屬感
不少公司會讓intern享有等同正式員工的待遇,包括可使用公司的員工設施、參與為員工舉辦的公餘活動,甚至可代表公司參與義工活動等。在制度許可下,筆者非常同意這些做法,一方面可增進彼此關係,另一方面亦可在intern心中留下該公司關懷員工的良好印象。
實習期過後,當身邊同學交流討論工作趣聞時,公司可留下一個良好的「word of mouth(WOM)」。千萬別看輕這一句半句的WOM,公司的一些生意,以至一些策略性合作,往往也是由WOM開始。
文: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盈力僱員服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