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者夫婦,如沒有跟成年或已婚子女住在一起、而是另有居所的話,便屬於「雙老家庭」。
雙老家庭出現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生活環境所致,如家居不寬敞,於是兩代人便得分開居住;另一原因則可能是子女不想與父母同住,因為生活方式不同,如雙方未能互相遷就或適應的話,便會發生衝突。
兩代一起居住,表面看來好像親情濃厚些,但為家事而爭拗的機會也會多些。反之,如分開居住,則各人可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不論是飲食、作息時段、觀看電視節目等,都不用顧及對方,可自由自在一點。
而兩老一起生活,當然要互相扶持、彼此遷就,不論發生甚麼事情,雙方應在商討後再作處理,不要獨個兒承擔,這樣除可減少壓力外,構想出來的方法也會較全面。例如在雙老家庭中,男女雙方自然要分工處理家務,不應單由一個人負責,否則其中一方的精神和體力會有所影響(有傭人則另計)。
身為子女的,父母雖然另居,但也應按時上門探訪他們,或邀約一起見面、用膳等,讓對方感到沒被遺忘;而透過電話聯絡問好,更是輕而易舉的行徑,要常做!
雙老家庭中,其中一位先走向天家的話,剩下的便成了獨老,然後悲傷和孤單感自然出現,有的會心情沮喪,甚至不想再活下去。因此,從事安老服務的社工,如遇上這類個案,除安撫那些獨老的情緒外,也要提供相關的協助,例如定期探訪、安排入住安老院舍等。
香港已是高齡化城市之一,雙老家庭的出現和獨老隨之而來的問題,都值得社福界同工留意。
文:林慧
資深社會服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