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加速數碼轉型和電子商務發展,不單令數碼營銷更趨重要,亦增加資訊科技相關就業機會,包括計算機工程、雲端運算、數碼營銷、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等,皆有龐大人力需求,而社會面對數碼轉型機遇和挑戰,培育人才也應順時而變,以非傳統方式助年輕人掌握「新領」工種關鍵技能。
早前人才顧問公司調查顯示,本港IT業求才若渴,未來5年將需要額外約10萬名IT從業員才足以填補空缺;而香港金融科技協會亦表示,大數據及人工智能初創企業人才供應不足將是本港面臨最大的挑戰,可見未來對資訊科技人才的需求將十分龐大。
軟技能較學歷重要
目前在就業市場,企業亦日益重視招聘合適的人才(skill-based hiring),世界經濟論壇估計,企業在2030年將需重新培訓10億名僱員的技能,以應付蛻變中的商業世界。多名跨國公司管理人強調,企業需改變現時招聘人才的策略,從以往較著重應徵者的學歷,到現在更重視員工的實戰經驗。
此外,混合工作模式漸成就業新常態,這模式雖讓員工在工作上有更大靈活性,但他們亦需要掌握更多軟技能,包括遙距協作、溝通技巧,更重要是拓展自發、積極進取的態度,以及求新求變和分析思考的能力,配合企業在新經濟下急速發展。
為應對全球經濟轉型和人才短缺的問題,企業應重新制定招聘人才策略,包括摒棄以往以學歷為主導,只聘請大專畢業生的主流方式,應更重視求職者是否擁有職位所需的關鍵技能。
非傳統學習 規劃職涯
賽馬會多元出路計劃「鼓掌 — 創新教育歷程」(CLAP-TECH)針對就業市場的轉變,助學員裝備業界渴求的技能,讓他們成為「新領」人才。CLAP-TECH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透過香港浸會大學、業界和本地中學三方協辦的非傳統教育歷程,培養學員的技能、多元能力及職場誠信。
CLAP-TECH課程的「三加二年制」以中學文憑試程度的「應用學習課程」為起點,中四至中六學生可透過課堂學習和活動培養職業技能。學員在完成中學文憑試並達高級文憑入學要求後,可再銜接兩年制高級文憑課程。課程涵蓋資訊與通訊科技(ICT)及創意媒體(creative media)兩大範疇,學員畢業後可選擇就業或升讀大學課程。5年的非傳統學習旅程,讓學員掌握職場所需的軟、硬技能,同時企業亦可更快填補人才空缺。
本港正面對IT人才荒,雖然現時有不少政策吸引IT專才來港發展,但培育本土人才實為長遠發展方向。CLAP-TECH會定期和業界聯繫,以了解他們對畢業生的期望並調整課程內容,讓學員能更快適應及投入職場。而創意媒體方面,CLAP-TECH課程內容切合迅速多變的多媒體產業,亦為學員提供一個學習與職場體驗平台,以回應業界認為數碼營銷人才須具備實戰經驗的共識。
CLAP-TECH期望透過與業界及中學合作,培育就業新鮮人,並讓學員透過此教育歷程掌握行業所需技能,讓業界可從中物色合適人才填補空缺,達致雙贏局面。
文:鍾志杰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院長、賽馬會多元出路計劃「鼓掌 — 創新教育歷程」中心學術總監(通訊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