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汽車業由男性主導,女性的工作機會並不多,但隨著時代轉變,女性在汽車業發揮機會增多。仁孚行有限公司(下稱「仁孚」)鼓勵女性加入行業,締造多元發展,而且深信女性的觸覺和思維有助開創更多服務可能性。仁孚售後服務總監曾祥威(Jerry)表示:「在制定公司政策、產品、服務時,女性可提供不同角度的意見,使公司的服務更人性化,提升客戶體驗和滿意度。」
電動車興起 行業需求多元人才
自2020年年初爆發新冠疫情,本地經濟活動受嚴重衝擊。Jerry表示,疫情下,仁孚代理的平治汽車銷情及售後服務生意影響較預期輕。生意抗疫力強,他相信品牌是關鍵。「仁孚在香港市場已有68年歷史,在很多新舊客戶心中,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品牌。我們提供的產品,員工提供的服務,得到客人高度讚賞及滿意。」因應環球對節能減碳排放的趨勢,近年各大車廠致力發展電動車,本港愈來愈多車主對電動車感興趣,Jerry相信有助未來生意增長。

Jerry(右一)指出,仁孚不論在制度、文化、工作模式等保持穩定狀態,團隊匯聚不同資歷的同事,彼此良好協作,發揮傳承效應。
行業向前發展,人才不可缺。Jerry指出:「汽車業由燃油車慢慢轉型至電動車,由於兩類汽車在設計和技術上完全不同,從業員需要新技能及新思維迎接變化。除銷售外,售後服務的流程和標準都出現顛覆性變化,即使行內資深員工也要重新學習。」他續說,電動車的興起,吸納了一班年輕及家庭客,他們需求方便、快速、貼心跟進的售後服務。「近年仁孚陸續提升配套措施,包括提升資訊科技系統以提高工作效率,以迎合這批客人的需求。人才方面,我們希望吸納不同背景的人才,不論男女,迎接新機遇。」
仁孚為新人提供完善培訓,加快其融入公司體系之中,並幫助盡快熟悉職務崗位。Jerry鼓勵女性踏出事業安舒區,加入仁孚大家庭。「近5年,愈來愈多女性投身汽車業,不止前線和基層工作,女性管理層亦增多。由於女同事在思維、管理及工作模式不同,可為公司帶來多元發展。」

在仁孚工作12年的Jerry分享成功心得:「終身學習,豐富自己,為自己及將來機會做好準備。」
招聘人才時,Jerry希望應徵者具備三大條件。「第一,無論仁孚或平治,目前處於歷史性的轉型期,同事必須願意接受新事物及學習。第二,行業在變化中,雖然會有不確定性,但也必定會帶來很多機會,同事要有克服困難和接受挑戰的心。第三,汽車售後服務的工作像醫生,需時累積經驗才能作出準確判斷,同事要有耐性及願意提升自己。」
貼心顧問 入行建豐盛事業
Maggie、Diana及Joyce 3位不同時期加入仁孚的女性,不約而同被多姿多采的汽車業吸引,認為這行工作富挑戰性又好玩,女性入行不但不輸蝕,更能憑女性優勢建立個人豐盛事業。

近年電動車需求急升,Maggie、Diana及Joyce相信汽車業前景樂觀,女性入行大有發展機會。
售後服務營運經理 馬玉蘭(Maggie):拉近夢想距離
80年代入行的Maggie,加入汽車業並不是她的第一志願。她曾投考警隊及懲教,惟家人認為工作性質危險而反對,最後在親友介紹下到仁孚應徵。「由於我應徵的是文職,對新人要求不高,不用具有汽車知識。」早已考獲車牌的她,夢想擁有一部R107平治開篷跑車。「這份工作讓我有很多機會接觸名車,我相信只要努力會有成果,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和夢想的距離拉近了。」

Maggie表示,要勝任汽車售後服務這份工作,講求經驗累積。
Maggie回想初入行時如白紙一張,面對大堆汽車專業術語,偶有苦惱時,但抱著「打爛沙盤問到篤」精神,以好學克服困難。相比結構複雜的汽車,Maggie覺得待客才是考驗。「例如客人說車子開動時有震感,如果我只當自己是抄寫員,有時未必能真正查找到問題。我的做法是會跟客人上車,親身體驗,再從不同角度向客人提問,索取資料。在跟維修師傅講解時,會模擬當時試車情況,讓師傅準確掌握汽車的問題然後維修,這才能真正幫到客人。」
Maggie加入仁孚不經不覺40年,由普通文員起步,至今當上售後服務營運經理,她的成功心得是「做好準備」。Maggie曾獲派專責處理外交部駐港公署這個客戶的汽車售後服務,由於客戶操純正北京腔普通話,為無誤掌握客戶的維修要求,她自發購買汽車書籍,自學汽車學術用語。「內地人稱『火嘴』為『火花塞』、『迫力皮』為『來令片』、『電池』叫『電瓶』,自學後和客戶溝通起來更得心應手。」
高級汽車維修顧問 胡筱斑(Diana):好玩又新奇的工作
開朗健談的Diana在等待開學期間,多得朋友介紹到仁孚當文員,她被刺激好玩的工作深深吸引,其後決心為事業放棄學業,轉眼在仁孚工作17年。她表示,工作讓她由零開始認識汽車,愈知得多愈感興趣。「一開始是難適應,我連甚麼是『迫力皮』、『波棍』都沒頭緒,但長時間學習後慢慢吸收,學到很多,覺得工作開心又好玩。」

汽車業不斷轉變,Diana說每日都在學習中,覺得工作充滿新奇和趣味。
從事服務行業總會遇上要求高的客人。Diana記得多年前服務一位開平治E-Class房車的女客人,過程有如偵探查案。「當時她表示車內提示清潔雷達的燈號經常亮起,即使她完成清潔工夫,但燈號持續亮起。」客人多次把車子送到仁孚進行維修,師傅經過徹底檢查都找不出燈亮的原因。她鍥而不捨,耐心地查問客人駕車的習慣、日常行車路線等,結果在一次模擬行車中,發現燈號在車子進入某條隧道前受訊號干擾而亮起。「我們能成功替客人解決問題,讓他們開心地離開,這是工作最大的挑戰和滿足感。」
汽車世界向來男性主導,不少男性認定女性不懂車。孩子臉的Diana不諱言,偶有男客人刻意留難她。「我深信專業能建立信任。試過有次我建議客人車子更換『迫力碟』,客人反應強烈,表示從來未聞會這樣做,更斥責我胡說。於是我耐心跟他解釋日本車和歐洲車的分別,最後客人都信任我。」
銷售顧問 梁慧中(Joyce):延續顧客好心情
大學主修金融的Joyce,畢業後順理成章加入美資銀行,可惜後來發生雷曼事件,她的公司決定撤出亞太區市場,她無奈轉行,機緣下找到汽車銷售的工作,再輾轉3年後加入仁孚。她直言,汽車銷售工作好玩不沉悶。「昔日在銀行的工作刻板乏味。相比之下,我很喜歡仁孚的工作氣氛,客人來買車猶如買玩具,一般懷著好心情,我們工作目的是讓他們的好心情延續下去,這是一份美好的工作,也是我熱愛這工作的原因。」

Joyce表示,遇到客人挑戰不要反擊,因為硬碰硬一定不成,更會輸了生意。
由金融業走入汽車業,坦言對汽車全無認識的Joyce一邊學一邊做。她憶述曾遇一位難服侍的客人,雖然她花了很多時間和耐性講解,但最後客人沒下單。「過了一段日子,有另一位客人向我訂車,原來他是之前那位客人介紹的,所以凡事盡力而為,不要計較得失。」
Joyce說,女性從事汽車銷售有優勢。「我習慣以親切態度待客,給人感覺舒服無壓力,客人喜歡和我傾談,也會主動問我一些藏在心裡、關於汽車的疑問。客戶關係好,成功銷售機會更高。」在仁孚工作9年,Joyce既擁有稱心滿意的工作,更與不少客戶成為好友。最難忘是約5年前收到一位女客人的電話,客人表示要買車送給媽媽作生日禮物。「為了幫她製造驚喜,我們一起想計謀,我駕車前往指定地點扮偶遇她們,並即場將車送給她媽媽。這件事後,我們成為朋友,每年她媽媽生日都會邀請我出席壽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