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去數年,香港經濟即使飽受挑戰,仍然展現無窮韌力,而隨著市民及業界廣泛接納、使用和投資於金融科技(FinTech),加上香港金融管理局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大力推動,使香港躍升為亞太區金融科技樞紐之首。金融科技有條件成為鞏固香港繼續擔當全球領先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動力,然而今年Google香港委託策略諮詢公司Quinlan & Associates發表的《智慧數碼城市—引領金融科技新生態》研究報告顯示,大多數本地金融科技公司都面臨嚴重人才荒,窒礙業界穩健發展。
縱觀環球各地,自2021年因疫情而掀起「大離職潮」,而香港政府統計處數字顯示2021年中至2022年中期間,本港有逾11.3萬名居民淨移出,各種因素導致不僅金融科技界缺才,本地多個行業亦到處敲響「缺人」的警鐘。故此,金融科技公司、公私營機構,以至從業員三方面,皆應投入更多創意和想法,積極為業界注入人才。
4種渴市技能 可解迫切需求
今年《施政報告》以「招商引資引才」作為其中一項施政重點,並將成立「人才服務窗口」招攬內地和海外人才,另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羅致更多人才來港發展。Google香港《智慧數碼城市—引領金融科技新生態》報告亦指出,金融科技公司目前最需要「企業對企業(簡稱B2B)銷售」、「產品設計」、「編程」和「數碼營銷」的人才。要有效迅速地幫助金融科技公司滿足最迫切的人才需求,大可透過培訓其他行業的現職人才,提升人才技能和流動性,鼓勵學習新知識。
誠如OneDegree共同創辦人郭彥麟(Alvin)所指,今時今日招聘人才與市場營銷幾乎沒有兩樣,只是換了個形式和對象。由此看來,人才策略不但適用於大機構,對金融科技公司和初創企業亦至關重要。制定人才策略能為團隊確立定位、建立團隊獨有文化,以吸引與公司具相同價值觀和抱負的人才,最後從激烈的人才爭奪戰中脫穎而出。
多項計劃 助提升數碼技能
儘管香港有逾600間金融科技公司,但要行業社群獨力去解決人才問題,其實也無能為力。公私營機構需加強合作,培育本地人才,例如Google香港與數碼港合辦「初創與金融科技燃亮計劃」,便為數碼港社群企業及初創公司提供Google Cloud使用額、數碼技能培訓及技術支援。
有志投身金融科技業者,無論是來自相關甚或不相關的行業,皆可透過各個培育計劃進修以加入金融科技人才庫。香港金融管理局自2016年設立金融科技人才培育計劃(FCAS),為大專學生提供「空檔年」全職實習計劃,並自去年起試行金融科技先鋒聯網(IPMN),讓研究生參與銀行的金融科技或業界項目,協助他們實踐技能並取得經驗。私營機構如Google香港自7月起推出「Google Career Certificates智慧數碼人才計劃」,讓來自不同背景人士,透過一系列靈活的網上學習課程,在毋須相關經驗的情況下,於6個月內學習多項行業所渴求的數碼技能,以培育更多具高需求技術領域的本地數碼人才。
培育本地人才對金融科技行業發展以至本港數碼轉型十分重要,金融科技公司以至政府都應向香港人才投放資源,透過社會各界合作推出創新方案和人才計劃,幫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進一步推動金融科技發展和本地創新。
文:余名德
Google香港銷售及營運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