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愈來愈多打工仔茹素,有些是宗教原因,有些為了保護環境,有些為動物權益,亦有些純粹因健康理由。茹素與否,是個人選擇,沒對錯之分。但決定茹素之前,不妨多認識、多了解,即使放棄進食肉類,也應以均衡營養飲食為原則,以達致長遠健康。對於茹素,不少人有以下迷思,本文嘗試逐一拆解。
迷思一:素食缺乏蛋白質?
一般人認為,肉類是蛋白質主要來源,而茹素者從飲食中剔除肉類,自然難以攝取足夠蛋白質。但其實除肉類外,很多植物性食物都能提供蛋白質,例如各式各樣的豆類,尤其黃豆及其製品如豆腐、豆腐乾、豆渣等,這些食物不單提供豐富蛋白質,亦提供膳食纖維,同時含較少飽和脂肪。其他含蛋白質的植物性食物還有種籽、果仁、全穀等,所以茹素者即使不吃肉類,也能攝取充足的蛋白質。假如茹素者可接受奶類和蛋類,其蛋白質的攝取更加不成問題,因為這兩類食物都含優質蛋白質。
迷思二:進食黃豆會增加乳癌風險?
目前並沒有充足數據證實黃豆跟乳癌的關係,單純因為傳聞便放棄黃豆及黃豆製品,未免有點可惜。黃豆不單營養豐富,而且價錢實惠,入饌方式亦多樣化,以豆腐為例,蒸、煮、炆、煎皆可。而1件軟豆腐已含21克蛋白質,相當於3両肉類的蛋白質。
迷思三:茹素可改善健康,因素食都是健康食品?
其實也不一定,要視乎該食品的油、鹽、糖分是否小心控制,尤其即食的素食產品如素肉,生產商有時為了令其味道和賣相更吸引,或會加入大量添加劑包括味精、色素等,消費者購買前要細心閱讀包裝上的材料成分和營養標籤;而即使是標榜素食的小食或飲料,也有機會含相當高的糖分,大家須小心選擇。
健康飲食原則應常常遵行,即使茹素也應注意食物種類的選擇和分量,盡量減少加工食材。飲食以非加工食品為主,或由自己調味和烹調,才是真正的健康飲食。
文:李鎧而
註冊營養師
網址:www.healthpar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