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收到朋友的「失眠訊息」,他陷入這痛苦兩年了。身為朋友,我連忙回應,分享幾句經驗之談。
失眠是果不是因,它是一面鏡子,映照內心的隱憂。唯有找出壓力來源,才能從源頭解決它。
壓力,來自工作。近月,我老在清晨5時半乍醒,一想到工作便無法補眠─寫劇本是漫漫長路,每周開會、修改、再開會,至少延續大半年。幸好,踏入夏天後,與其賴在床上滑手機,我索性衝出家門游泳去。8時上水後,頭腦清醒,工作效率提升,行動力夠用整天,不用午睡補眠。因為早起,晚上11時半就倒頭入夢,戒除睡前滑手機。環環相扣,早起然後早睡,一樣精神爽利。
壓力,來自事業危機。上班族擔心裁員、自由工作者擔心「手停口停」,萬一失業或接不到工作,無所事事反而造成壓力。這些間隙其實是運動、進修、發掘新興趣、學習獨處的好時機,重點是預先安排好每天行程,讓自己無暇胡思亂想。這樣,即使失眠也不會整天賴床,心情總比呆在家裡愉快,維持正常活動量,肉體疲累才好眠。至於事業出路,有些人是東山再起,再創高峰;有些人是調適心情,轉換跑道。
壓力,來自照料父母。當年,父親患了重病,我不得不停工兩年照料他,期間沒一天睡飽,全靠早上打網球來支撐精神,否則更不堪設想。如果父母老邁但尚無嚴重病痛,那就不要杞人憂天。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父母自有其人生劇本,我們能干預的不多。
責任感也好,天性也好,很多女性除了丈夫、兒女、老爺奶奶,更要照料娘家父母,弄得心力交瘁。請記住最大原則─善待自己愛自己,如果不能兼顧所有人,一定是優先顧好自己,才有餘力照料別人。
如果顧好自己會被他人曲解為「自私」,那就請笑罵由人,為自己「自私」一次。
文:黃擎天
2000年開始斜槓人生,曾任出版社編輯、廣告撰稿員、寫作人、旅行者、電台客席主持,著書32本,最新作品為科幻小說合集《薛丁格的社會》(未來敘事工場)。人生下半場要化繁為簡,只做閱讀、運動、寫作和廣告配音四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