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底筋膜炎是其中一種最常見的足跟痛成因,當病徵嚴重時,由於腳跟會產生劇痛,患者往往感到寸步難行、舉步維艱。如及早獲適切的治療,有助患者早日脫離苦海,恢復正常活動。
成因
足底部分,有一層筋膜覆蓋腳底,連接足跟和腳趾,具有維持足弓和避震功用。當足底筋膜長期受壓及過度勞損,便會產生發炎,引起痛楚。特別常見於高強度訓練的運動員、長期穿高跟鞋或硬底鞋的女士、體重過高而需要長時間站立或行走的人士、懷孕婦女等,都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而如果本身患有扁平足、足弓過高、長短腳,以及腳跟骨刺,也有更大機會引致足底筋膜炎。
常見病徵
腳跟、腳底近足弓後方疼痛,特別是早上起床後步行時,以及久坐一段時間後,起身腳跟觸碰地面時痛楚加劇。最初發作時,腳跟久不久會酸痛,痛楚隨活動量上升,例如步行、跑步期間更為明顯。患者如沒有理會,發炎情況會日積月累惡化,痛楚長時間持續不減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脊醫治療
衝擊波是較常用於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方法之一,它透過高能量刺激受損組織細胞修復和血管生長,並促進血液循環,有助足底筋膜康復和舒緩發炎症狀。除了有機會出現短暫腫脹、疼痛和輕微麻痺之外,衝擊波治療並沒有其他嚴重副作用。此外,超聲波治療亦有助消炎,並舒緩由筋膜發炎引起的痛楚,加快康復速度。
另外,脊醫亦會檢查患者足部、腳踝、膝頭,以及盆骨和腰椎關節等有否出現錯位的情況。透過關節調整,針對因關節錯位而出現的不良姿勢,引致雙足受力不平衡的問題作出處理,例如盆骨高低、長短腳、膝內翻等。脊醫會按情況可能建議扁平足或高足弓的患者度身訂造矯形鞋墊,以減輕患者足底承受的壓力,降低足底筋膜炎復發的機會。
預防方法
正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如果想「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就要穿著合適、具承托力的鞋,並減少穿著高跟鞋或硬底鞋。平日亦可以用高爾夫球輕按腳底以放鬆筋膜,同時配合小腿和足部肌肉的伸展及強化運動,減少腳底筋膜勞損和重複受傷而發炎的機會。
文:黃耀民
香港註冊脊醫、中港澳脊醫學會成員、英國英歐脊科醫學院脊骨神經科碩士(一級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