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工程業正進入黃金時代,多個新發展區進行大量基建,社會對公營、私營房屋有大量需求,加上香港要進行再工業化,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對不同界別工程人才有龐大需求。今期請來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卜國明,細談工程界如何迎接眼前機遇與挑戰。受訪的還有香港工程師學會青年會員事務委員會主席林進豪,以及今年以13歲之齡獲香港大學取錄入讀工學學士的劉鴻志。「老、中、青」三代聚首一堂,大談工程未來發展。
「在我初入行那個年代,工程師與醫生、律師、會計師一樣,都是令人尊重和羨慕的專業。但不知從何時開始,社會因個別工程事故被放大,而對工程師產生一種負面印象,在輿論渲染下,人們彷彿忘記了工程師是建設社會的骨幹棟樑,也減低了年輕人加入工程師行列的意欲。」卜國明1983年在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畢業,後投身工程界,曾在多個政府部門工作,包括水務署、運輸署、路政署、土木工程拓展署及發展局。他感慨時代在變,事實有時勝不過渲染。
重塑工程師專業形象
「近年工程師工作給人印象是工時長、工作量大、待遇不高,像早前看到一篇講及『工程師比教書搵少一半』的文章,內文寫的是工程師在入職最初兩三年人工比教師少一半,這確是事實;但重要是當成功考牌成為正式工程師後,人工便會倍增,不出幾年隨時反過來多教師一半;累積經驗晉升至管理層,薪金更加倍升,若你只看標題不了解來龍去脈,便會產生錯誤印象。」他強調,工程師作為建設社會中堅的事實,始終沒變。
因此,今年出任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的卜國明,矢志要重塑工程師專業形象,讓年輕人以成為工程師為傲。「學會今年目標是以專業、熱情和勤奮的態度為社區提供服務;講好工程故事;培養有才能的接班人。」
工程發展全覆蓋
卜國明指出,工程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所指的不只是建築工程,而是各個不同界別。「香港正進入一個提速提效的時代,據建造業議會去年估算,現時公、私營與建造業相關的投放,加起來約2,500億元,在未來5至10年間,將增至約每年3,300億元,而這只是與建築工程有關。再加上香港要進行再工業化,建構創新科技產業鏈,正正需要電腦科技、人工智能、生物醫學工程等不同工程界別人才。像現時在河套區興建的創新及科技園,興建時需要建築相關的工程師,落成後則需要創新科技工程人才,對年輕人來說是大好機遇。」
過低標價窒礙人才發展
是機遇,也是挑戰。卜國明表示,香港工程界正面對人才嚴重短缺,必須開源節流。其中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是近年工程建造業界存在普遍過低標價的情況。「過去多年,政府許多發展項目未能在議會通過,工程量不足引發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不少工務工程及顧問的投標報價存在過低情況,中標者或沒有足夠誘因或資源聘請資深工程師,也沒能力開發創新技術和物料,加快工程及或降低總成本,這既窒礙工程專業創新,亦影響工程質素及人才發展。學會今年3月曾就標價問題向政府提交報告,建議改善顧問及工務工程合約的『防止標價過低機制』,遏止『搶低價』的投標,以及設定顧問人員提供額外服務的參考薪酬,從而建立一個健康的行業生態,以留住人才。」
Do More with Less
而在資源不足下,要工作更有效率,卜國明開出的方法是「Do More with Less」。「這有幾方面,我們早前向政府交報告,建議有限度精簡審批程序,在不影響品質和安全的情況下,希望各政府部門在審批工程時有一個更暢順的方法,前提是公開公平,一視同仁。與此同時,我們要擴大人才庫,方法是與其他地方進行工程師資格互認,如內地、英國、澳洲、加拿大、紐西蘭等地不同工程界別,短期內可吸納外地工程師來港工作,以解燃眉之急。另一方面,鼓勵引入創新技術和物料,用更快、更便捷、更安全的方法,以減少人力消耗。」
長期則要從教育入手,培育新一代至為重要。卜國明稱,為吸納更多年輕人投身工程業,香港工程師學會與發展局及教育局合作,推出「一校一工程師」計劃,為每間中小學配對一位工程師,幫學校統籌推廣STEAM的外展教育活動,並聯同教育局和工程及科技學會香港分會推出「工程伴理行」,讓學生透過與工程專家交流,培養出對工程的興趣,認識工程專業與創新科技的連繫及日常生活應用。
劉鴻志
13歲獲港大取錄入讀工學學士
工程界著力吸納新一代,也有新一代義無反顧投身工程界。今年以13歲之齡獲香港大學取錄入讀工學學士的劉鴻志,可說是當中代表。劉鴻志自小已對數理科學有濃厚興趣和天分,小五、小六已自學中學的數理課程,升上中一時,因疫情關係停課,他利用這段空檔透過MOOC完成多個世界知名大學的網上課堂,例如美國哈佛大學的Python編程課,讓他有機會探索電腦科技的奧妙。
因成績出眾,劉鴻志去年由中一跳升至中三,今年更報考了英國高考(IAL),取得數學A*、進階數學A*、物理A的佳績,獲本地兩所大學破格取錄,結果他選了香港大學。
「除了工程科學,我沒考慮過其他學科,可說是很自然的選擇,因我一向喜歡數學,特別擅長理科,後來有機會接觸電腦程式編寫,覺得好有趣,愈學愈想深入探索,尤其是人工智能,目前尚在起步,有很多領域有待開發,未來定有很大發展空間。至於工作,其實沒想太多。」劉鴻志笑指,他的抱負是希望日後從事計算機工程和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究,利用學到的知識幫助社會。
林進豪
香港工程師學會青年會員事務委員會主席
自言中學時是典型理科生的林進豪,對工程可說情有獨鍾。「大學選科時毫無懸念,三個選擇都是工程,最終我選了化學及環境工程學,再修讀機械工程碩士。」
畢業後林進豪加入一間電力公司工作至今,現任高級工程師,負責發電相關的環保工作。此外,他也是香港工程師學會青年會員事務委員會主席,為新一代會員提供服務。「我本身來自一個較冷門的工程界別,圈子較細,初入行時學會幫了我很多,讓我對整個工程業有更深入認識,所以我也想出一分力幫助新人,故加入青年會員事務委員會至今6年。」
林進豪指出,香港工程師學會辦有許多學術交流和考察,促進相互了解和學習。「讀書時以為做工程是不用對人的工作,到出來社會工作才知正好相反,經常要接觸不同界別的同行和專家,也要與不同持分者和政府部門溝通。每項工程定會涉及不同範疇,需要很好的交流,例如做廢料處理,便要與土木工程、機電工程合作,才能順利建廠和組裝設備;因此對不同界別有更多的認識和人際網絡,對個人發展和行業進步都很重要。」
工程專業 One Team, One Goal
多年工作,卜國明參與過的工程項目多不勝數,其中最自豪和難忘的,要數港珠澳大橋和竹篙灣防疫中心。
興建港珠澳大橋是十分艱巨的任務,項目規模龐大,結構、水力、地理、生態環境、管理營運均相當複雜。卜國明工程師當時任職路政署,一般情況下,該部門是負責建橋鋪路,填海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興建旅檢大樓等則由建築署主責。「若沿用該等『各司其職』方法分先後次序去做,再多數年也未必做得完;設施也未必可為大橋旅客提供『不一樣』的高質素服務。因此工程團隊決定由規劃、設計、興建、落成後的維修保養、營運、租務、物管,由頭到尾一手統籌協調,One Team One Goal,效率顯著提高,效果亦非常好。」
大橋工程引入不少創新技術,例如引進非浚挖式的填海技術,避免移除約 2,200萬立方米的海床淤泥,並節省約一半回填材料,減少耗用資源和影響海洋生態。「團隊目標是要建一條環保綠色大橋,香港口岸要是一個不一樣的口岸,要做到用家友善,環境友善,同時有效率,有秩序,令到市民來到會讚好。」
另一個艱巨任務是竹篙灣防疫中心,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政府要興建臨時檢疫設施,當時選址竹篙灣一塊無水、無電、無路,一片荒蕪的空地,在極短時間建造1,500個檢疫單位。「這是一個通常起碼要一年時間的項目,我當時臨危受命,由零開始,要將興建營舍的整個計劃盡快落實。那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整個團隊7/24不停工作,所有基建和屋宇設備,我們用了不到正常施工期四分之一的時間完成,沒有團隊合作精神沒可能做到。」
三個三管理哲學
累積多年工程界工作經驗,卜國明總結出其「三個三管理哲學」,即三位一體、三個零及三個態度。
工作忙,壓力大,卜國明其中一個減壓方法是踏單車,但你很難在單車徑上找到他的身影,因他走的是人煙較少的山路,完全融入大自然。
「三位一體」是指業主(政府)、顧問、承建商,三個夥伴共同面對困難挑戰,群策群力,One Team One Goal;「三個零」是指零延誤、零意外、零不達標,整個團隊向著同一目標勉力執行,事半功倍;「三個態度」是不要抱打工仔心態、維持協作及保持放鬆。
「這其中,三個態度最為關鍵,會影響你對前『兩個三』的執行。工程師角色是一個Problem Owner,有責任解決任何問題,所以不能以打工仔心態工作,也要有一種使命感,對工程負起責任,不會到出問題才想辦法,而是在問題未出現前已做好部署和預防。此外,工程牽涉許多參與單位,不同崗位有不同任務,若各自站在己方立場寸步不讓,很易出現對立和磨擦,因此要懂得易地而處,只要大家能稍作協調,便能達致多贏。由於工程師工作要面對很多挑戰,因此我提倡擁抱挑戰,享受挑戰,建立快樂團隊,讓每個成員都覺得受重視受賞識,互相支持包容,以放鬆心態合力應付問題,才能事半功倍。」
入行因一幅圖
投身工程界近四十年的卜國明,原來中學時本打算報讀港大牙醫學院,卻因一張電腦模擬圖片改變志向,投身工程專業。
「我就讀的中學對面就是港大,自少便立志要進入這所高等學府。升讀大學那一年,港大剛成立牙醫學院,心想讀這科定不愁出路。然而一次偶然機會,我從香港工程師學會出版的《香港工程師月刊》看到一張青馬大橋的電腦模擬圖,上層行車,下層鐵路,建成後將是那年代世界上最長的鐵路及車輛兩用懸索橋,感覺十分震撼,那刻我就知道,這將是我未來數十年要做的事,以建設社會為畢生事業,於是由原本報讀牙科改為土木工程。」
雖然他最終與青馬大橋無緣,但卻參與了港珠澳大橋、深圳灣公路大橋、中環灣仔繞道等大型工程,並負責管理填料庫和80多個公共房屋工程項目,疫期間更參與建設防疫中心,超額完成志願。
文:甄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