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年前一位名叫艾華利斯的阿根廷少年超興奮,因有機會與偶像美斯合照,記者當時問他有何夢想?他說:「我夢想係參加世界盃,因我最鍾意美斯!」今年卡塔爾世界盃16強賽事,是美斯第1,000場職業賽事,也是艾華利斯首次穿起國家隊球衣踢世界盃,這位少年夢幻地跟偶像同場,二人分別在上下半場各入一球,合力擊敗澳洲晉身8強。
見到這美麗的傳承故事,令我想起本港越野跑「男一」、35歲的黃浩聰。
無論計算距離和速度,黃浩聰都是越野跑堅男一 (今年他破紀錄以46小時55分接近不眠不休地跑完麥理浩徑、衛奕信徑、港島徑及鳳凰徑共298公里路)。他除了在山嶺跑,還努力地、默默地、艱苦地、孤獨地為本地越野界做青訓工作。
浩聰一見我就說:「我成日睇你寫嘅文章。」雖知百分百客套說話,但唔知點解我好buy。我跟他坐在青衣碼頭長椅,聽他細說一個有溫度的傳承故事。
U18是個寶庫
「香港全馬紀錄近年不停被打破,一班後起年青跑手屢創佳績,我覺得與幾年前展開的U18青訓有密切關係。」
「你去年辭去消防工作,接近全情投入搞越野跑青訓,那時是你的黃金歲月,有甚麼動力驅使你轉戰青訓?」我問。
「香港青少年大多沉溺網絡世界,與大自然割離,而且社會只認同學業成績是成功的KPI,讀唔成書被標籤loser,我也是屋邨大的邊青,很明白不獲社會認同的挫敗。大自然其實是位星級人生導師,越野跑更是最全面的成長課堂。」
有故事的青少年
「2018年警方跟我合作,轉介一些有警司警誡令的青少年參加越野跑訓練。我走過近似的路,可以好有說服力分享經驗;能見證他們有巨大轉變,我亦教得好開心。好可惜當主持項目的警司離去,計劃不再持續,留下一班遺孤,在沒有任何資源下,我在自己的跑會開了一隊youth team接收他們。」
「我自費幫他們買裝備報比賽,甚至收留他們。記得有次賽前一晚,其中一位同學說剛與屋企嘈交、冇地方瞓,問可唔可以嚟我屋企。
我見明天就比賽,唯有答應。怎知他帶了10個人上來,4個是參賽者,其餘是friend,嚇我一跳。我屋企冇可能容得下成team足球隊,於是跟他們一班人半夜三更在天水圍流連。第二日比賽完畢,成班喪屍咁返屋企瞓覺。」
「青少年成長不是硬塞知識給他們,而是要與他們共同經歷、共同面對種種人生挑戰。現時好多家長會把親子教育外判,送他們到不同補習社、興趣班,自己只負責付鈔票。我也要負責付鈔票和搵資源,所以申請SIE Fund(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成立一個foundation,以接收更多來自學校、社署、社福機構、警方轉介等背後『有故事』的青少年。」
背後有故事 前面有陽光
「我一方面為越野跑播種,另一方面也幫他們做一些生涯規劃,希望他們有機會以做越野跑周邊工作維生,例如助教、推廣等。而成績標青的則重點栽培為接棒人,向獎台進發。」

聰sir不單是個有故事的越野跑手,更是個有策略、具視野的傳承者。「目前越野跑在香港仍是小眾運動,投考中小學比起鋼琴、游泳、田徑等,不算是亮麗課外活動。為吸引更多家長讓小朋友參加越野跑,U18要有香港代表、要有機會出席世錦賽。要有正式香港代表,先要有成績,才具說服力,我極希望下年可找出一男一女U18香港代表參加世錦賽。這片天地要用雙腳跑出來,不是見到成果才努力,要努力才能見成果。」
浩聰有一份見慣風浪的穩重,但當說到自己仆心仆命栽培「有故事的青少年」時,就會feel到他那股滲出來的激動、傳承使命和「男一的浪漫」!
情義的彩蛋
浩聰月初去了支持youth team的13位同學,因他們參加了青協的「跑21」—要在21小時內跑完21所青協的青年空間,共124K。隊員們經歷3個月訓練,最後有9位完賽、4位退出,其中一位退出隊員「傑gor」,他自知不是爭取成績的主角,期間主動協助隊友、直到80K終於支撐不住退賽,其他隊友才知他一早計劃犧牲自己,助隊員走得更遠。情義兩心知,那一刻全隊爆喊!
浩聰說這班「有故事的青少年」很多都手足情深,雖經常被人「搵著數」,但仍兩脅插刀。最後我們在青衣運動場道別,斜陽夕照,浩聰的身影變得巨大。
文:孫立民博士
華生職場顧問(Watson Consultancy)董事,有逾20年培訓經驗,擅以正面幽默角度為企業出謀獻策,解決管理難題。
FB專頁:www.facebook.com/suenlapman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