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是時候轉工了嗎?踏入2023年,許多打工仔心裡也萌生這個蠢蠢欲動的念頭。三年疫情,許多人的事業計劃被打亂,礙於疫情和市況反覆,被迫留在原職沒能轉工,就如封關未能旅行一樣,令人苦惱難當。如今面對通關在即、經濟有望復常,轉工又能否回復昔日動態?近來有不少就業調查顯示,2023年招聘市場變數仍多,但整體趨向審慎樂觀,有人力資源顧問更預計,打工仔積壓已久的跳槽意欲將在農曆新年後「釋放」。轉工「復常」會否是你的新年願望?
踏入2023年,雖然疫情變數並未消退,但復常趨勢持續,料帶動就業市場回穩。ManpowerGroup(萬寶盛華大中華)早前公布2023年第一季「就業展望調查」,結果顯示,本港僱主預期今季增聘員工意欲維持平穩樂觀。受訪之508名僱主中,44%預算未來3個月將增加人手,表示縮減人手則有22%;而32%表示未有計劃調整員工數目。
就業市場料審慎樂觀
萬寶盛華大中華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徐玉珊表示,受訪的主要行業僱主均表示預期今季仍然增加人手,整體就業情況好轉,但環球經濟不穩定及息口維持高位,仍會為香港經濟帶來隱憂,而今季招聘活躍程度取決於本地經濟活動發展。

此外,澳洲會計師公會早前亦公布2023年香港經濟及商業前景調查,料今年香港經濟或扭轉跌勢,開始反彈,47%受訪者預計今年香港GDP將實現增長,有13%受訪者預計經濟將在今年保持平穩運行。此外,逾四成受訪者預測其所在企業之收入將在今年實現增長。至於人手方面,四成受訪者預計公司將會凍結人手,約三成表示公司有擴大招聘計劃。另近五成受訪者預計今年會加薪。人才短缺 (42%)將是今年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
澳洲會計師公會2023年大中華區分會會長呂志宏指出,該調查於去年11月進行,而近期港府加快放寬防疫限制,並宣布與內地恢復通關,有助刺激旅遊、零售、酒店、飲食等行業加快復甦,僱主招聘意欲或會在下半年提升。「值得留意是,本港和內地防疫政策持續放寬,生產恢復正常後,企業或會加大人手需求,但全球面臨激烈的人才競爭局面。企業除通過優化現有人手配置提升效率,亦要以培訓等措施積極挽留和培養人才,並做好『搶奪人才』的準備。」
打工仔轉工意欲增
農曆新年後為傳統轉工旺季,打工仔如何判斷轉工形勢?毅知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周綺萍則認為,今年經濟仍受制於疫情和加息步伐,但通關可為不少行業帶來復常機會,相較過往3年,整體市況審慎樂觀,而打工仔轉工意欲累積已久,或會在今年初「釋放」。「近3年來,不少打工仔礙於疫情和市況不穩,選擇留在現職公司沒有轉工,而隨著通關和更多行業復常,轉工將轉趨活躍,料農曆新年後會出現轉工潮。」她預計,通關初期市場仍需時適應,料今年第一及第二季仍有波動,但隨著航空、旅遊、餐飲等逐步復常,早前裁員的企業需重聘人手,利好就業市場。

周綺萍說,疫情發展、通關及利率上升,為今年影響本港經濟和就業的主要因素,打工仔宜多加留意。
周綺萍指出,今年資訊科技、醫療護理、工程建築業,仍面對較大的人力缺口,即使疫情期間亦未減低招聘意欲,屬長期興旺行業。另外,復常後反彈好轉的有航空、旅遊、酒店、餐飲、零售等,人手需求將回升。
農曆新年前求職者趨於積極,不少人開始部署探路。她建議,打工仔轉工前先考慮所處行業市況,自己是否真的有需要轉工。「如覺公司環境實在不適合自己,不想再忍受,現時轉工風險也不算高。若原屬行業正復甦招聘,亦可考慮重回本業,再次發揮所長。」
IT、工程、金融會計 行業招聘看俏
展望2023才市,一些熱門行業仍看高一線,當中IT、工程、金融會計,料招聘和轉工亦較熾熱。
IT業:轉工留意大勢 不宜一味衝
IT業人才求過於供,料今年情況持續,缺人仍是大趨勢。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指出,編寫程式、電子商貿人才特別吃香,尤其疫情後,各行業加快數碼化步伐,人才需求只會增加,令人力缺口擴大。由於人手供應不足,帶動薪酬趨升,除了畢業生起薪點增加,行內現時聘請具4至5年以上經驗,具多元編程能力的專業人才,一般薪酬亦漲至4至5萬元。

方保僑說,企業留才需增加靈活性。現時混合辦公模式已成趨勢,不少IT人已視在家工作為正常待遇。
方保僑預計,農曆新年後IT從業員轉工轉趨頻密,但他認為,儘管科技人才需求大,但也要看大環境,現時全球經濟變數甚多,最近一些科技巨企相繼宣布裁員,或反映市場漸處一個防守的狀態。「雖說魚唔過塘唔肥,但打工仔不要只關心人工。以往IT從業員轉工,轉到哪一行業範疇也不太要緊,反正行行也需要IT人。但現在則要深思多些,除考慮新公司是否穩健,也要審視行業前景。若現職公司具發展前景,不妨爭取升職、加薪或提高福利,這樣或可取得更佳發展機會。」
工程業:工程量增三至四成 人才戰持續
工程業行情亦持續看俏,今年將有大小工程項目推出,單計修建鐵路便有包括東涌線延線、屯門南延線、古洞站、小蠔灣站等。按建造業議會估算,去年公私營工程總額合共2,500億元,估計在5年間會提升至每年3,300億,增加三至四成,帶動業界人手需求進一步上升。

卜國明說,政府推動創科產業,進行再工業化,令工程人才需求更多元化,未來人工智能、電子機械、生物科技等人才將有大量需求。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卜國明說,行業面對缺人情況,要通過創新、高科技、革新工藝,減省人手。因此,行業同樣渴求熟悉科技的人才,例如懂得BIM(建築信息模擬技術)、Smart Site(智慧工地)、MiC(組裝合成法)等人才會更吃香。
他指出,目前行業渴求人才,去年大學畢業生起薪點平均有5%以上增幅,具經驗工程師因業內搶人,轉工開出的條件更優厚。他認為,從業員發展事業要看長遠,轉工不宜太頻密,「若公司增長潛力優厚,不妨留下發展,不少公司設有培養接班人計劃,將年青工程師打造成管理人才。頻密跳槽將錯失這些機會。」
金融會計業:企業融資需求增 帶動人力需求升
金融業為本港經濟支柱,料今年招聘和就業亦處領先位置。澳洲會計師公會2023年大中華區分會會長呂志宏指出,據該會2023年香港經濟及商業前景調查顯示,有35%受訪的金融及會計業人士表示今年會擴充人手,增聘意欲稍高於受訪行業的平均值(31%)。隨著市場預期今年加息放緩、內地和香港放寬疫情管控,以及港交所優化上市條例,加上政府加強對東盟和其他海外市場的宣傳,料新一年香港的經濟和資本活動較去年活躍,企業融資需求有望回升,由此帶動金融及會計業人力需求上升。

呂志宏指出,本港和內地防疫政策持續放寬,生產恢復正常後,企業或加大對人手的需求。
此外,本港大力發展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和數碼金融,未來市場對這方面的人才需求繼續增加,料吸引不少從事傳統金融會計職能的專業人士,提升相關技能,爭取轉型或升職。從業員亦要緊貼行業最新趨勢,例如綠色和可持續金融、金融科技、虛擬資產和家族辦公室等發展機遇,裝備和提升相關知識技能。
文:甄榮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