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至今將踏入第四個年頭,讓香港以至全世界人們經歷甚多,我們開始反思人生意義、生死等議題,全球各地也紛紛掀起「大離職潮」現象—大概是因疫情令企業和工作環境起了極大變化,加上上述原因,打工仔進而有離職或改變工作模式的想法,導致企業出現人手短缺問題、領導們亦要面對激勵團隊的新挑戰。
筆者早前曾跟大家分享過不同世代的人,其心理層面有著不同需要。本地企業面對「大離職潮」和「移民潮」可如何應變並挽留人才呢?我們其實可從各大企業的做法取經。
平衡工作與生活
例如有大集團公布推行4.5天工作周,再加每周1天在家工作的安排; 亦有國際化妝品品牌推行4.5天工作周、每周2天在家工作、彈性上下班時間、遊戲式工作任務(Gamification)、自選福利計劃等,讓員工有更多時間兼顧家庭的需要。
在英國、西班牙等地,早已由政府牽頭鼓勵企業試行4天工作周;而新西蘭、日本、韓國等也有企業試推4天工作周。某些企業或要求員工每天延長工時,以達到總工時不變,但亦有企業在維持薪金不變的情況下減少工時,而結果更發現,4天工作周不單可提升工作效率,也令公司盈利上升,而且遲到、缺勤情況減少!
讓品牌輕鬆有趣
除將工作遊戲化外,大小企業也將遊戲化變成維繫客戶忠誠度的策略之一。筆者使用的一家流動銀行,就是透過邀請客戶完成不同任務賺取獎賞,並從中令客戶養成對品牌的習慣和依賴。其實大家也不難發現這個趨勢,因為愈來愈多品牌都正使用這策略!
彈性工作安排
彈性上下班時間、自選福利計劃等大受歡迎,皆反映員工對彈性安排的渴求!以往「one size fits all」的想法已不合時宜,領導們和企業需更主動了解員工的喜好與需要,並作出調整及回應。
筆者明白企業領導人未必能重設工作時間和日數,但重點也不是叫大家照辦煮碗將有關政策「倒模式」應用到自己的企業內,而是掌握其背後理念,以應用到自己團隊之中。例如「請病假」時需親自致電上司對話,而不接受WhatsApp等訊息,你會認為這是彈性的安排嗎?激勵團隊方面,主管在團隊完成一項任務後,送上驚喜小禮物,這其實也可以是一種遊戲化的「過關獎勵」呢!
各位領導人,不妨發揮你的創意,在許可的權限內,讓團隊成員有更多滿足感!
文:程衞強
註冊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特許心理學家(英國心理學會),現時主要從事培訓及顧問工作,並提供心理相關服務,同時亦為大學客席講師及營運不同生意的斜槓族人。
電郵:victor.wk.chi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