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候,是每個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無法避免、沒有例外,也不分種族、性別和年齡。
等候需要時間,例如每天上學或上班要等巴士或渡輪,我們需留意班次和交通情況;而早出門也不會吃虧,早點回到辦公室的話,便有多些時間準備當天的工作,不用趕急,心情也自然輕鬆得多!
等候也是一種心態,但要行動配合,才能達成期望。舉個例子,如果天氣不穩,我們便需要早出門,否則容易因車輛或輪船班次不穩或要排隊輪候,而導致遲到,這除會影響到工作團隊外,甚至可能受到上司指責。
等候並不是只坐在辦公室或家中,然後甚麼都不做,而是應該好好地利用等候的時間去學習新事物,促進自己在有關方面的認識,包括知識與經驗等,以增加日後獲得晉升機會。
我們有時也會等候結果,例如在職場中申請升職,當公布名單時,如果自己落選,而團隊中另一位同事卻被選中,可嘗試了解對方比自己優勝的地方,然後多多向對方學習,例如留意對方的辦事方式和有甚麼特質是自己欠缺的,而不是只覺得上司不公或偏心,這樣日後有機會「再戰」時,便可減少失敗的機會;當你進一步了解個人不足之處,做好準備,隨時再競爭,也可減少需要等候下次機會的時間。
最後,如果獲得升職,那當然值得欣喜,但仍要努力學習新事物,帶領團隊努力前行,踏進新天地!靜心等候同時增強競爭能力,雙方均獲益,你說多好!
文:林慧
資深社會服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