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加速各行業數碼轉型,不少廣告商亦改變策略,集中資源於網上營銷及宣傳,帶動數碼廣告人才需求。有大學講師表示,數碼廣告人必須具備兩大條件,一是緊貼潮流,才可即時作出「貼市」營銷策略及回應;二是懂得虛擬實境(VR)、人工智能(AI)等最新科技,而制定合適的數碼廣告方案,成功推廣產品及宣傳品牌。
自疫情以來,市場投放於數碼廣告上的支出亦有增無減。隨著5G的廣泛應用加速數碼廣告的發展,香港廣告市場將由從前的非數碼廣告、轉變到以數碼廣告為主,預計2026年數碼廣告收入將佔整個廣告市場超過60%。2021年香港互聯網廣告總收入為14億美元,預計未來5年的複合年增長率為7.5%,至2026年達到20.1億美元。
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高科院)環境及設計學院設計學系一級講師黃潔賢(Emmy)稱,消費模式隨著科技應用普及而轉變,品牌更加倚賴社交媒體宣傳,同時藉著科技擴展業務版圖,例如早前有國際品牌在元宇宙上開設虛擬商店,發售限量NFT,並運用VR或擴增實境(AR)於宣傳上。Emmy解釋:「不少大品牌都希望借科技熱潮,來保持品牌年輕化形象,吸引年輕客群市場。」

THEi高科院環境及設計學院設計學系一級講師黃潔賢稱,數碼廣告人必須緊貼潮流,知道網上世界的趨勢,也要回應得快,才能制定「貼市」的宣傳策略。
Emmy指出,現時消費者傾向自行搜尋資訊,比較抗拒hard sell(強行推銷),令到愈來愈多品牌奉行目標策略(targeting strategy),即是運用大數據、AI及機器學習等科技,制定合適的營銷策略給予潛在客戶群。她以網絡電視如Netflix、Disney+或影片平台為例,觀眾有自主選擇權,可隨時隨地收看,而非指定時間,加上人工智能會根據觀眾的喜好來推介,令觀眾容易找到心儀節目。
市場環境不斷轉變,廣告界亦要與時並進。Emmy稱,數碼廣告人的需求愈來愈大,跟以往不同,他們需要的人才必須有基本科技知識如編程,她說:「做campaign(營銷活動)時需要運用不同科技,你未必是編程專家,但知道當中有甚麼限制,可以跟程式員溝通。」另外,她認為數碼廣告人必須緊貼潮流,「要知道網上世界的趨勢,也要回應得快,才能制定『貼市』的宣傳策略。」她說。
THEi高科院數碼廣告(榮譽)文學士課程以培育數碼廣告人才為目標,當中不少課程單元與科技息息相關,如「當代攝影與虛擬實境」、「數碼市場學」、「數據分析、投資回報率及報告」等,同時鼓勵學生參加比賽、到廣告公司或私營機構實習,又會邀請行內專家跟學生分享AI及設計等最新趨勢,甚至跟業界合作,讓學生為他們制定宣傳策略,累積實戰經驗。

THEi高科院數碼廣告(榮譽)文學士課程畢業生陳希為指,不論線上或線下廣告,都涉及數碼元素,而課程內容「落地」,如要構思宣傳方法、參加廣告比賽,令她累積不少經驗及知識,在工作中可以大派用場。
陳希為(Kiko)是THEi高科院數碼廣告(榮譽)文學士的畢業生。她在學期間,曾設計一款相約陌生人看電影的社交平台「Moviemate」,她分享說:「因為我自己不敢一個人看電影,因此想以自身經歷創立社交平台,更為此平台度身訂造宣傳策略。」Kiko更憑「Moviemate」於金帆廣告大獎中的香港廣告商會學生大獎中奪得銀獎,並於畢業前已有兩封聘書在手。
現時她於本地廣告公司擔任副美術指導,負責廣告設計、「度橋」等前期工作,她坦言不論線上或線下廣告,都涉及數碼元素,而「落地」的課程內容幫助她不少。她說:「平日功課要跟同學一同構思不同宣傳方法,加上參加比賽,令她累積不少經驗及知識,在工作中可以大派用場。」
文:Uncle JAC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