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還記得畢業後的迷茫嗎?或你仍是職場上的「迷途小羔羊」?
筆者大學畢業後的4年間轉過3份工作,行業和工種都不同;後來又在政府工作了7年,但都不是自己的「Dream Job」;直至自行開創社企,近10年才算是做上自己喜歡的工作。筆者環顧周邊,發現有些朋輩亦是這樣從跌跌撞撞中找到自己的路。
另一方面,筆者近年在工作中認識到不同行業的退休管理人,他們都很願意跟年輕人分享行業知識、經驗甚至人脈,希望幫助他們發展事業。有些年輕人已有心儀行業,但不知如何入行;又或已在心儀行業工作,但在職場遇到問題,冀有行內人指點迷津。於是我們在5年前推出「職涯諮詢服務」,配對相同行業的退休人士(大多是跨國公司管理層,下稱「樂職顧問」)和年輕人,傳承行業知識和經驗。服務既有工作坊形式的分享,亦有一對一的深度諮詢,希望年輕人在前輩的提點下少走彎路。
筆者清楚記得第一個案例是一名投考政府行政主任並獲面試機會的年輕人,他想找行內前輩諮詢,我於是安排一位已退休的資深行政主任跟他見面,他們在咖啡店談了3個小時,前輩不是教他面試技巧,而是告訴他一位行政主任的職業生涯是怎樣,要做甚麼工作、會遇到甚麼人和事、苦與樂等。我不知道那位年輕人最後有否去面試,或是否入職,但我可確定他對職位有更全面的認知後,能做一個「informed decision」。
第二個案例是一個在奢華時尚行業擔任了數年Merchandiser的年輕人。我找了一位相同行業的前總經理跟她交流,她們又是談了好幾小時,由管理技巧、團隊發展,到業務拓展,以致家庭和事業的平衡等方面,都作了深入交流。
很多時,年輕人想轉工,便會找我們的「樂職顧問」諮詢一番,顧問一般會先了解他們離職的原因:是不喜歡工作環境?工作量太大?人事問題?究竟是想轉公司、轉工種還是轉行業?「樂職顧問」就是擔當聆聽者和指引者的角色,協助年輕人去疏理思緒,引導他們朝向想達成的目標。
香港正經歷人口高齡化,但這也意味我們的社會擁有愈來愈多知識和經驗豐富的智者。若能善用這批人力資源,對社會肯定有正面作用,「樂職顧問」便是一個好例子。
文:「樂活新中年」創辦人楊銘賢(Ryan)
樂活新中年主要為本地50歲或以上的人士提供活動、學習,以及發揮所長的機會,締造有意義的新中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