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配合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與期望,香港各界採取相應措施,例如政府訂定環境污染管制規例,要求建築工程須符合空氣、污水、噪音等要求;不少公司亦主動訂下高規格的建築工程目標,在環保規劃和管理方面力求完善。而人工島及北部都會區等大型基建陸續展開,將令掌握環保知識和了解相關法規的人才需求上升,以應付工程前、中、後期的評估與監察工作。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沙田院校健康及生命科學系署理高級講師魏家寶博士表示,注重綠色生活是未來都市發展趨勢,推動工程及物業管理業在項目規劃和管理中,更積極考慮環保問題,又或加入節能減廢元素,因此具環保專業知識的人才可在建築工程擔當重要角色。
建築工程規劃方面,不同階段都要符合相關環保要求,例如基建項目於工程前期需按法定程序進行環境評估;中期要監察工地污染情況,以申請各類工程許可證;而後期則要對建築物整體進行評審,確保運作符合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要求。魏博士補充:「現時很多新建工程都會參與香港綠色建築議會的『綠建環評』,並視為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另外,專業環保知識在物業管理亦能大派用場,他舉例說:「垃圾徵費將於今年內實施,加上不少大型屋苑增設智能廚餘回收機等環保設施,物管公司和大廈法團皆需聘用具環保專業知識的人員,以教導員工或居民如何妥善處理、分類和回收家居廢物。」

魏博士相信,隨著落實垃圾徵費及大型屋苑增設智能廚餘回收機等措施,社會需要相關專業人士協助推行公眾環保教育。
魏博士又指,從事環保管理或監察工作的人員多循相關學科出身,畢業生可加入建築工程公司、上市機構、院校、物業管理等環保工作相關部門任職助理主任,起薪約1.6萬元;或是報考政府的環境保護督察,月薪約2.2萬元。「若助理主任累積一定經驗,加上表現良好,可晉升為主任;而從事環境管理或規劃方面工作,月薪會有顯著升幅。」
IVE環境保護及環境管理高級文憑課程順應行業發展需要,教授環境監測、分析、環境評估及污染控制等領域的專業知識,學員畢業後可報讀本地大學或銜接海外的相關學位課程。其中,馬嘉倩(Hassan)修畢高級文憑後升讀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高科院)的環境工程及管理(榮譽)工學士課程,畢業後在多間建築及工程公司擔任相關工作,負責確保地盤工程符合環保法例要求。
Hassan的工作猶如工地內的「環保大使」,要監察各項污染指標,並按法規處理所有環境問題,她舉例說:「工程期間,工地會排出不同程度的污水,並由環保缸保存或過濾。我需要定時檢查有否出現滲漏,以及監測過濾後的水質是否達至環保署要求。一旦出現異常,除要適時通報署方,亦要判斷應否加添藥水去稀釋污水。此外,噪音亦是經常遇到的問題,我會利用分貝儀量度工程的噪音,如有超標便要減少工序和加置隔音布,以及為打樁工程取得由環保署簽發俗稱『噪音紙』的建築噪音許可證等。」

Hassan表示,環保科技日新月異,自我增值是在行內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
累積一定經驗後,Hassan轉職到一家國際環境工程顧問公司,負責為環保署旗下的有機資源回收中心(O.PARK1)擔任環境監察主任。O.PARK1將廚餘轉化為生物氣以作發電,而發電廠內的污染管控較一般工地更為嚴謹。她憶述一次在工作遇到的難題時表示:「有次發現發電機排放雙氧的指標異常,相關指數超標,並影響其他污染物排放指標的參數,我需在短時間內安排人手,在不影響整體運作和不能關掉發電機的情況下,盡快修正問題。最終我逐一檢查硬件和抽取樣本化驗,找出問題根源並順利解決。」Hassan形容每天工作雖然重覆地在「找錯處」,但從中找到不少樂趣和滿足感。
「因為喜歡戶外活動和生動的學習模式,所以當年便選修環保相關課程。我很高興畢業後能學以致用、投身行業,既能在喜歡的環境工作,又能應用專業知識為環保出一分力,我每天都樂在其中。」Hassan表示環保科技日新月異,加上政府不少發展項目要求應徵者和工作人員須持指定課程證書,自我增值是在行內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她已完成IVE持續進修課程,並獲建造業環境管理(環保主任)專業證書,亦正計劃考取潛水執照,裝備更多技能,期望日後可在不同的生態環境工作。
進修增值
課程:環境保護及環境管理高級文憑
舉辦機構: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沙田院校
網址:www.vtc.edu.hk/admission/tc/
查詢電話:2606 6227
文:Uncle JACOB
整理:王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