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服務過百萬名乘客的城巴有限公司(下稱「城巴」),一向注重人才培訓,設有見習工程師計劃、見習助理督察計劃、學徒訓練計劃,去年新增見習行政人員計劃,期望透過多元化訓練, 協助年輕人逐步成為公共交通業專才。
見習行政人員 謝鍵濠(Gordon):培訓練就管理才能
Gordon大學時已任職城巴兼職調查員,負責統計車流量和乘客量,後來參加公司的暑期實習生計劃,啟發他事業發展方向。「實習讓我體驗到巴士營運講求各部門團隊緊密合作,才能提供準時舒適的巴士服務給市民。」他去年港大經濟系碩士畢業,應徵城巴見習行政人員計劃,成為Management Trainee(MT)。
Gordon說,MT接受3年培訓,到不同部門實習,學習各種管理才能,完成3年培訓後亦會晉升至助理經理。他現於策劃及車務編排部實習,協助策劃巴士路線。「工作令我眼界大開,明白當年作為兼職調查員收集的數據,對業務策劃極重要。每輛巴士在路上行駛,背後涉及很多細節,如客量數據、籌劃路線、人手安排等,皆要同事通力合作。最近公司增設十四鄉兩條新路線,我協助到社區宣傳,看見路線開通很有滿足感。」
工程師 陸智恆(阿恆):師傅是良師益友
阿恆當年修畢職業訓練局(VTC)職專證書(汽車科技)後,機緣巧合加入城巴,從此確立事業方向。「當年看見城巴招聘學徒,希望建立一門手藝於是應徵,那時沒想過日後能成為工程師呢。」
阿恆說,入行多得師傅悉心教導,助他打穩事業基礎。「起初對維修巴士毫無概念,幸而學徒計劃有完善培訓,師傅會手把手教我技術。」學滿師後,阿恆晉升為初級機械技工,其後更獲晉升技術主任的機會。「成為技術主任後繼續和師傅拍檔,當遇上機件故障,我們會合力拆解各種問題。」其後因表現出色,阿恆獲擢升為工程師。「工作最重要是責任感,因工作關乎乘客安全,要認真對待每個細節。」
車務員工事務經理 黎寶麟(Alan):工作考驗溝通應變
巴士營運團隊中,車務督察不單有良好溝通技巧,而且善於應變。Alan當年參加城巴見習助理督察計劃,並一步步晉升至車務員工事務經理,工作充滿挑戰。「每當有緊急事故,如惡劣天氣、交通意外,甚或有大型活動舉行,外勤督察會協助制訂及執行車務應變計劃,像早前中環舉行露天演唱會,我們需事先安排額外人手並申請加開特別班次疏導人流。若發生交通事故,外勤督察更要趕往現場協助處理,臨場指揮。」 Alan認為,除了車務知識,溝通技巧亦是工作關鍵。「因每天工作與『人』有緊密連繫,包括車長、站長、乘客、政府人員等,所以溝通能力很重要。」
工程經理(技術支援) 李嘉明(Kason):學新能源技術得著多
「加入城巴工程團隊,讓我接觸許多新技術和新挑戰。」城巴制定「2045年零排放計劃」並成立工程創新團隊,專責研究新能源技術,引入電動及氫能巴士,而Kason正是團隊核心成員。「由引入首部氫能巴士,到興建首個加氫站,我們要仔細研究技術、法例要求,以至人員培訓等,例如在加氫站興建防火牆,事前要做足風險評估,滿足各項指標。工作雖充滿挑戰,但能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出力,別具意義。」Kason在2016年大學畢業後參加城巴見習工程師計劃,只用了短短6年時間便晉升至工程經理。他說每天工作要訣是主動學習。「新能源技術日新月異,你要推動自己不斷進步。」
城巴團隊像個大家庭,不論從哪工種入職,也可透過多元化培訓,實踐理想,成就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