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2.0」於今年2月底正式實施後,為內地及港澳金融業界開闢更廣闊的投資市場。24間本地銀行能與其內地夥伴銀行展開跨境理財通業務,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理財產品,而個人投資額度更由100萬提升至300萬元人民幣。跨境個人投資者活動增加,將帶動理財產品的策劃、銷售及客戶服務需求。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黃克競院校商業系講師陳寬琛(Ivory)表示,財務策劃顧問職責是了解市場產品走勢,為客戶分析產品優劣和講解投資風險,擬定理財計劃並適時按需要調整策略,為客戶爭取最大利潤。隨著大灣區迅速發展,中港兩地市民對於跨境理財的需求上升,若財務策劃顧問熟諳中港兩地理財產品行情,並掌握跨境理財的投資額度、新試點及產品銷售安排等,將有利吸納客戶。
IVE(黃克競)商業系講師陳寬琛(Ivory)表示,財務策劃顧問能熟諳兩地理財產品行情,可吸納潛在客戶。
她舉例說:「現在不少港人計劃到內地退休或生活,會請財務策劃顧問處理保險及稅務事宜。而內地亦有不少潛在客戶,他們需要的服務包括來港置業的樓宇按揭安排、以資產增值為目標的跨境投資、稅務處理,以及遺產繼承等。」IVE銀行及財務分析高級文憑課程教授銀行業務及財務策劃知識,裝備學生於金融行業發展。課程亦為學生安排各種實務訓練和考察活動,例如最近到阿里巴巴及騰訊等知名企業參觀,讓學生實地認識內地商務運作,助他們了解大灣區跨境市場的發展潛力。
現職財富策劃經理的楊奇志(Nick),於IVE銀行及財務分析高級文憑畢業後,經才晉高等教育學院(SHAPE)銜接英國的財富管理及投資管理學(榮譽)學士課程。在學期間,Nick以實習生身分從事財務策劃工作,並考取保險相關牌照,學士課程畢業後,他正式投身財務策劃行業。
IVE銀行及財務分析高級文憑畢業生楊奇志(Nick)(中)表示,財務策劃顧問應掌握跨境理財資訊及金融科技,有助發展個人事業。
Nick指出,財務策劃的工作性質並非只單純銷售財務產品,而是為客戶提供適當資訊和建議,掃除投資盲點。他舉例指,若客戶物業投資金額高於月薪某個百分比恐怕會有負資產危機、金融產品價格超出指定水平可構成額外負債、購買財務產品前要計算其邊際效益是否「划算」等,這些都不是一般市民能輕易理解的概念,財務策劃顧問有責任向客戶闡明各式投資相關風險。「我的角色有如一幢大廈的走火通道,平時未必會有人留意,惟一旦發生意外則可保性命。」
Nick表示近年市場增加不少來自內地的潛在客戶,詢問跨境理財和投資建議,當中以個人健康保障及退休投資為主。他分析指,中港融合與人才流動,衍生更多理財需求和業務機會,亦是財務策劃顧問發展個人事業的好時機。他認為若要在行內穩步前行,財務策劃顧問除開拓內地客戶市場外,亦應與時俱進,掌握金融科技應用。他說:「例如可借助雲端和大數據去了解新興投資產品,善用科技分析投資趨勢,為客人找出最適合的選項。」
文:Uncle JAC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