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何男士患抑鬱症和焦慮症比女士少?」除了遺傳和生理原因外,更有部分原因是男士很少會主動尋求協助,所以匯報的病患人數遠低於實際數字。這亦揭示男士在處理壓力或情緒困擾時,可能會因要顧全面子和男性的威猛形象,而選擇以下應對方法:
1.逞強的猛男:「得啦……信我,OK啊!」
過分自信或猛男形象綑綁了不少男士,「不能認輸」、「流血不流淚」的價值觀令不少男性選擇將內心的感受壓抑及冷處理,以為「流淚就是軟弱」、「求助就是無能」、「眼不見為乾淨」,結果錯過黃金治療時間,讓輕性的情緒病變成重性的精神病。
2.自欺的賭徒:「不用擔心,之後就會無事。」
男士亦習慣期望「不知何時」、「突然之間」、「有朝一日」事情自會完全解決、「一天都光晒」,但這種想法只是把問題拖延處理、把解決問題押在未來,以賭博心態期望問題會突然解決,這些都是不理性的行為。
3.無視的大忙人:「我好忙,完全無時間。」
男士很常把忙碌掛在嘴邊,變成不去處理精神困擾的藉口,以為不理會「忙完便會無事」,但其實問題會隨著時間如雪球般愈滾愈大,到情況失控時就已恨錯難返。
沒有精神健康 就沒有真健康
即使你日日做gym鍛鍊健康體格,仍要好好關心個人精神健康,好好和自己相處、提升內在精神狀態。因此,男士們請緊記以下5個重點:
1.有情緒不是軟弱
人就是有情緒,有情緒的不止女士,男士都一樣有,壓抑情緒不會讓你變成「真男人」,反而讓你真的變得軟弱。
2.有困擾就要處理
處理情緒未必如你所想般麻煩,反而拖延、自欺或掩蓋會令問題惡化。找人傾訴、做運動、專注自己的興趣,真的有這麼困難嗎?
3.請讓親友關心你
「不想親友擔心而不說」的出發點是好,但如果你已壓力爆煲、情緒變差,請不要覺得難為情,試試讓關心你的人關心你吧!
4.一切都是等價交換
沉迷不良嗜好、與酒肉朋友相聚,表面上好像很開心、很忘憂,但實際上只是「等價交換」——用長遠身體和精神健康換取短暫歡愉。真正的身心靈健康是要讓自己「瞓得好、食得好、玩得好」,所以先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家人,這才是「真男人」作為。
5.求助不會沒面子
請不要獨自應對壓力和情緒問題。有病要看醫生,同樣地,有心病就要找專業人士如醫生、臨床心理學家、社工或輔導員幫助,這是很正常不過的事,並沒有你認為的「無面」。
趁著父親節將到,祝願各位男士們,尤其是愛家人的爸爸們,好好平衡壓力、好好與情緒相處,你值得擁有健康的身心靈!
文:易俊傑
香港心理衞生會教育主任、註冊社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