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分享過一些醫療行業前線人員的故事,今回想分享一下藏在醫療體系背後一群默默無聞的專業人員。他們既不是醫生,也不是護士;他們修讀的專業也許和你一樣,跟醫療扯不上半點關係,但他們的工作卻與醫療服務的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息息相關,筆者暫且統稱他們為「醫療行政管理人員」。
其實有很多不同專業的人士都適合投身醫療行政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於行政管理或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管理、資訊管理、市場學、數據分析或研究等。然而,無論你是初出茅廬抑或職場老手,一旦投身醫療行業,都會被視為新人。皆因醫療行業具有較高特殊性,任何人在正式加入前都需要有一定的前期準備去適應和學習,而個人的知識轉換過程更是十分重要。
以一個本身是管理專業的人士為例,當他投入醫療行政管理工作,其個人知識轉換過程可概括為:(1)基於自身知識,透過工作實踐提煉出「經驗」;(2)經過反覆經驗後,昇華為「團體知識」;(3)最後將這些「知識」轉換成具體的管理「機制」。
當中提及的工作實踐,是指紮實的前線工作歷練,即是把他們直接安排到前線不同工作崗位。在「機制」形成後,後續重點是長期的知識管理,確保這些經驗能得以持續應用和傳承。當他們在不同任務或項目中重複以上流程,便能積累出專業知識和技能。加上透過網絡學習相關醫療知識,並報讀相關醫療課程,對職業發展有更大幫助。
以上分享主要適合管理專業的人士作為參考,而其他專業則需要確實地考慮其專業本身及職業發展的技能需求。但我認為,知識轉換過程同樣重要,只是在過程中提煉「經驗」的方法或不相同,例如數據分析研究人員會較側重於研究數據和參考文獻,深入地了解目標並展開工作,而參與前線工作的比重會較低。
醫療機構為了改善醫療管理和提升服務質素,需制定各種方案和措施,如制定工作流程和標準操作程序、建立良好資訊管理系統、設立評估指標、推行考核制度,以及加強與患者溝通等。這些都需要不同專業的專才加入,通力合作,各展所長,才可共同推動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

文:吳雅詩
香港專科日間醫療中心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