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及體驗平台Klook早前公布最新「港人尋找旅遊意義調查」結果顯示,港人現時渴望尋找獨特和非一般的旅遊地點與體驗,而千禧世代旅客更傾向尋找「隱世」旅遊體驗。乘著「報復式旅遊」熱潮,港人在過去一年遊遍世界各地熱門地點和景點。當旅遊步伐在今年進一步重回正軌,港人旅客不再滿足於一般大眾所熟知的旅遊方式,而是尋求能玩得更盡興的方法,並積極發掘和解鎖嶄新及另類景點與體驗,締造「解鎖式旅遊」新潮流。
尋找「另類」或「隱世」旅遊體驗
千禧世代大多已踏入職場一段時間,亦有著一定經濟基礎,並甚為熱衷於旅遊和玩樂,因此最有能力和動力嘗試新旅遊地點、方式及體驗。逾半(55%)千禧世代港人表示會在外遊時特別尋找「另類」甚至「隱世」的旅遊體驗,比例為不同年齡層中最高。這種尋找「隱世」體驗的傾向,亦在他們的外遊目的上反映——接觸新體驗、事物(29%)和探索當地文化(25%)已成為千禧世代外遊時一大重點,甚至多於遊覽景點(20%)。
尋覓、發掘、解鎖嶄新外遊景點和體驗,將會是2024年下半年主調。超過八成(84%)受訪者有計劃年底前外遊,當中60%表示將跳出自己的外遊舒適圈,主動計劃到未曾遊覽的國家或城市;亦會對一些較為獨特的玩樂和餐飲體驗感興趣,以日本為例,東京Reeast Room紓壓體驗、大阪卡丁車體驗和Kubota Sake Bar AI清酒體驗等,都成為受歡迎的活動。
為了有更多時間探索新地點和新體驗,港人每次外遊平均日數亦將增加。整體而言,與過去一年的外遊相比,近半(45%)受訪者表示今年旅程將會增加旅遊日數,當中以千禧世代(44%)和Z世代(47%)比例最高;而社交媒體和旅遊達人則是他們尋找這些另類體驗的首要途徑(58%),選擇跟從社交媒體和旅遊達人的推薦規劃行程亦是他們頭選,可見新興媒介將進一步成為旅遊情報的重要來源。
「解鎖式旅遊」讓外遊行程目的更明確
除了積極尋找「另類」和「隱世」地點及體驗外,今年下半年具明確目的之外遊行程亦有上升趨勢,更多港人會特別為音樂、藝術、體育活動,以及外遊地點的在地文化或節日而到訪當地,當中尤以演唱會、音樂會、札幌雪祭等當地文化活動最為受追捧。這種趨勢與年青世代喜歡在社交媒體上瀏覽和分享旅遊經歷的新常態不謀而合,亦符合港人積極「解鎖」非一般旅遊體驗的新潮流。

旅客有目的地出遊,亦會為當地帶來正面經濟影響。過半(51%)會因這些活動而外遊的港人表示,他們在當地的人均消費由港幣4,000元至8,000元不等,類別涵蓋住宿、門票、活動周邊紀念品等,可見這些特別活動將為旅客和活動當地帶來互惠互利的效果。
著重在地連結 更為關注外遊時對當地影響
另一方面,社交媒體令港人更容易與世界各地旅客互相分享和連結,這種連結除令港人在規劃行程時會搜尋更多由當地人分享的獨特心得、在主流旅遊推介外獲得更個性化資訊,亦使他們更有動機尋求在地連結,例如更尊重當地人生活方式和嘗試當地體驗等。
調查亦顯示近六成(56%)港人會在年底前嘗試「可持續旅遊」,親身走進當地社區遊歷和消費。與之相比,超過六成(61%)表示在過去未曾實踐「可持續旅遊」,可見近年在可持續和環保概念愈來愈受重視的情況下,港人外遊亦不會只考慮個人玩樂,而不顧當地人福祉。
事實上,「可持續旅遊」概念深受跨世代港人認同和理解,近半(47%)受訪者表示了解旅遊時尊重當地文化的重要性,亦有多於三成(33%)了解通過購買當地商品來支持地方經濟的理念。值得一提的是,Z世代港人會了解到訪地區和城市的文化、政治和經濟狀況,比率較其他年齡層高。
隨著「解鎖式旅遊」興起和對在地連結的重視,Klook預計港人外遊時將有更多新嘗試,旅遊目的和形式亦會變得更多元化。
編輯:王藝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