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多元共融成為人力資源界熱話,不少HR人員致力推動多元、平等、包容理念,為的是吸納各方人才盡展所能。然而,營造多元共融工作間,不是純粹招募少數族裔或中高齡人士般簡單,因它並非只是招聘計劃,而是須由上而下,從企業核心價值、政策,以至日常營運、員工溝通等,均要無縫地配合,方可建立高效靈活人才庫。今期走進一個堪稱人力最多元的行業,探究團隊共融要素。
走進銅鑼灣柏寧酒店,你會看見員工團隊展現不同「面貌」,在門前率先迎接你的是笑容燦爛印裔員工,然後由前堂部本地或外籍員工接力效勞,去到餐廳或有法國實習生和泰裔Bartender打點餐飲,而上到房間樓層則有本地「媽媽級」房務員跟你說早晨。
柏寧酒店人力資源總監范培鶯說,酒店實踐多元共融理念,員工不論國籍、文化、宗教、年齡、性別等,都可共事發揮所長。「酒店管理層男女比例各佔一半,而員工年齡層面很廣,既有工作逾30年的前輩,也有剛畢業的新鮮人;有些部門30%員工是少數族裔,而門衛團隊更100%是印裔。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過人之處,各有潛能。酒店還與社福機構合作,現時有11位同事來自匡智會,平均26歲,加入酒店平均5年,他們都是團隊重要成員。」
范培鶯認為,推動多元共融理念,能發揮人才更大潛力,提升效率並適應轉變,更能切合現今社會趨勢,並大大減低員工流失率。營造多元共融工作間,到底是如何做到?柏寧酒店團隊成員分享當中6要素。
范培鶯說,多元共融要團隊從上而下一同推動。
1. 由上而下推動
首先要由上而下,從管理層帶頭推動。范培鶯說:「多元共融的核心理念,在於接納和欣賞每位員工獨特背景、技能和觀點,讓各人都能發揮所長。對此,酒店管理層進行了深入討論,並達成一致認知,將理念融入管理決策中,帶領團隊實踐酒店的核心價值 —— 『承諾』、 『創意』、 『尊重』,且相信真誠溝通是改變行為模式的關鍵,這是十分重要的基礎。」
2. 落實平等機會政策
接著是制定政策,並提倡多元共融文化,確保同工同酬,平等包容,員工待遇不會因國籍、年齡、性別等因素而異。范培鶯說,引入平等機會政策,在招聘、培訓、晉升等方面消除歧視,箇中關鍵在於「細緻」,從原則、標準、流程,皆要有周詳安排。「以招聘為例,先擬出工作相關要求,按教育、經驗、知識、技能及才能,釐定與工作相關項目及僱員須具備條件。釐定過程中,要確保準則客觀清晰,按重要次序排列,並如實告知求職者這些準則、條款及條件。在申請表上,應避免列出只針對某性別、婚姻狀況、懷孕、家庭狀況,或針對種族、殘疾人士的問題。面試過程中,確保部門主管只提出與工作要求有關的問題, 而非對應徵者婚姻狀況、懷孕或家庭責任等加以揣測 。」
多元共融不只是HR政策,更需獲員工支持,成為團隊共識。「同事需有積極開放心態,適應及尊重不同文化,因此我們舉辦講座和工作坊推廣多元共融理念。而最重要還是聆聽與尊重,我們建立公平客觀的反饋機制,為員工提供匿名意見反映渠道,以聆聽不同員工聲音,透過真誠溝通營造愉快工作間。」
3. 溝通轉Channel
在日常工作層面,則需要團隊一同實踐,中層管理人更扮演重要角色,柏寧酒店客務及卓越服務經理廖慧珊對此感受甚深。她加入酒店20年,起初在餐飲部工作,後來轉到前堂部發展,現管理前堂接待和餐飲事務。她說,在酒店工作多年,見證團隊國籍文化多元的轉變。「初入職時,外籍同事不多,但近10年明顯增加了,他們有些來自外國,有些是本地少數族裔,當中既有全職員工,也有短期來港實習生,像我所屬前堂部,便有法國、俄羅斯、韓國等地同事。無論來自何方,大家相處沒隔閡,平日一同工作,公餘一起玩樂。」
廖慧珊說,「關心」亦是多元共融的要素。「多了解同事工作是否開心,跟其他部門溝通是否順暢,這樣有助他們融入團隊中。」
廖慧珊說,要令各地同事打成一片,日常溝通可適時「轉channel」。「本地同事之間多以廣東話交談,但若有外籍同事在場,我們會自動轉換『英文台』,改用英語對話,好讓外籍同事知道我們說甚麼,這是要顧及他們感受,並表達一份尊重和接納,令他們不會有被孤立的感覺。這或許是個微小動作,但可發揮共融微妙作用。」
除了溝通「轉台」,為外籍同事「慶生」,亦可增強團隊歸屬感。「因外籍同事大多隻身來港工作,尤其初來人生路不熟,遇上生日或大時大節,難免思鄉倍感孤單寂寞。所以我們會為外籍同事慶生,過節也會約他們一同慶祝。」
4. 多交流少誤會
廖慧珊稱,因同事國籍背景不同,日常也要多留意文化差異,尤其當與同事作深入討論時,要注意遣辭用字。「例如進行工作評核,談及表現時,為免誤解,我會多作準備,像你想向同事表達:『平日工作可以淡定些,不用那麼急趕』,那並非只將廣東話譯成英文般簡單,因何謂『淡定』、『急趕』,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或理解各異,跟你所想不一樣,故事前要想清楚詞彙,或多加例子說明,準確表達意思。正因想得多說得多,我英語會話水平提升不少呢。」
5. 「三代同堂」無代溝
除了不同國籍種族,人才多元理念亦涵蓋老中青員工。柏寧酒店員工年齡層面廣,既有工作逾30年的前輩,亦有剛畢業的新鮮人。酒店團隊中,30歲以下員工佔12%,30至39歲佔29%,40至49歲佔28%,50至59歲21%,逾60歲者有10%。
柏寧酒店高級市場傳訊主任張榮智屬最年輕一群,2019年大學畢業投身酒店業,去年加入柏寧酒店工作。他說,酒店同事「三代同堂」,大家共事不覺有代溝。「市場傳訊部亦有好些資深同事,年紀比我大很多,但他們思想很開放,樂意聆聽我們的想法,因此我不時提出新點子和意見,不會覺得自己年紀輕便人微言輕。」
張榮智說,促進同事彼此認識,市場傳訊人員也可扮演特別角色,像他發起了「People at Park Lane」的計劃,訪問酒店前線同事,讓他們在網絡平台分享心聲。「印象最深刻是,有位房務部『媽媽級』員工分享說,她在酒店工作多年,最難忘是新冠疫情爆發後,很多酒店要裁員,但柏寧同事『一個都沒有少』, 在客量少而餐廳只能做外賣情況下,酒店安排同事暫調其他崗位工作,讓大家得以留下來共度時艱。訪問引起許多同事共鳴。 」
6. 雀聖大賽「打」成一片
企業要促進跨世代共融,亦可舉辦別開生面的活動。張榮智說,今年農曆新年,酒店舉辦了一場「老少咸宜」的「雀聖大賽」,吸引不同部門同事參加。「從部門總監到前線同事都有落場切磋,房務部姐姐們更是高手如雲。平日大家碰面有說有笑,但到坐下來大戰四方城,想食糊就不能禮讓了。最後房務部姐姐殺入決賽,至於勝負結果就不重要了,最緊要過程讓大家盡興增進感情。」張榮智笑著說。
酒店舉辦「雀聖大賽」,不同部門、年紀、職級同事「打」成一片。
印裔長情員工:難忘上司鼓勵做運動
柏寧酒店門僮Singh Surjit(Sony)入職30年,在顧客眼中,是個態度殷勤友善的優秀員工。他獨有一身過目不忘的本領,能記下每位熟客名字甚至車牌,曾服務過不少城中達官貴人,且與很多的士司機相熟,活脫是酒店團隊的「icon」。
Sony稱,當年兄長和表哥都在柏寧酒店工作,遂介紹他加入團隊,轉眼便已30年。他說,得到上司和同事的關心,是他在酒店工作多年的原因。「我是香港土生土長印度人,能夠在柏寧酒店工作是樂事,最要感謝當年的上司,他常常關心我,那時見我胖胖的,不時提醒我多做運動保持健康。在他鼓勵下我天天跑步、做瑜伽,30年來沒停過,個人變得更有朝氣活力。上司的關心,改變了我的人生。」
泰籍Bartender的奇妙愛情故事
張榮智說,開展「People at Park Lane」計劃,亦讓他認識酒店 Ebb & Flow Lobby Lounge 的泰籍 Bartender 同事 Swannoi Chalermchai, Ong,聽了他分享一段奇妙愛情故事。「他說當年在泰國酒吧工作,認識一位香港遊客,對她一見鍾情,之後大家開始交往,但分隔兩地難開花結果,他於是毅然來港,入住的正是柏寧酒店,後來更成為這裡的員工,並和女友走進禮堂共諧連理。 」
張榮智(右)說,開展「People at Park Lane」計劃,讓他認識泰籍 Bartender同事Swannoi Chalermchai, Ong(左)的一段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