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政府推動基層醫療發展,社區成為醫療服務前線,而服務重點在於疾病預防和健康推廣,加上疾病管理和醫療支援,促進市民健康。隨著社會服務機構發展基層醫療服務,漸多醫療人員投入其中,在社區服務各階層人士,工作講求專業知識之餘,亦著重溝通協作,並以社會觸覺洞察服務需求。今期請來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團隊,分享事業心得點滴,講解基層醫療工作的特點。
服務總監(基層醫療健康服務) 江政宇:基層醫療層面廣 重溝通協作
政府年前推出《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提倡「小病在社區」,重在預防,提升社區醫療和專職醫療角色,而這正是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多年來秉持的服務理念。該中心服務總監(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江政宇說:「我們提供一站式跨專業基層醫療服務,當中包括西醫服務、中醫服務、營養服務、牙科服務、家庭藥房、護士診所等,讓市民在公營醫療系統以外,無論在預防、治療到疾病管理,都能在社區得到便利及優質的醫療照顧。」
江政宇說,基層醫療工作層面廣闊,除需求醫療人員,亦需要項目策劃和推廣人員。
預防勝於治療
江政宇指出,基層醫療與傳統醫療分別之一,是著重疾病預防,醫護人員的面向廣闊。「傳統上醫護人員是在醫院工作為主,負責治療和照顧來看症的病人;但去到社區,基層醫療重點是預防疾病、推廣健康,而服務對象亦未必是病人,更多的是社區人士,因此服務範疇更廣闊。尤其是人口老化,港人平均壽命愈來愈高,長者日增,亦需要更多的社區照顧。我們一向因應社區需要提供服務,除需要醫療人員,亦要招募項目推廣、組織策劃等人才。」
溝通能力與團隊合作
基層醫療人員在社區最前線服務市民,工作亦有獨特定位和理念。「醫護人員當然具有專業知識,而我們亦重視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尤其服務對象來自社會不同階層,加上他們或需要跨專業協助,例如一位受助者由社工轉介,經診症後發現營養不良要由營養師跟進,而後發現牙齒出問題要找牙醫治理,這便涉及3至4個專項同時協助,醫療人員需要溝通協調,為受助者提供最適切服務。醫護人員同時要具備同理心,需站在社區受助人之立場思考,了解社區人士之需要,讓他們得到適切的幫助。此外,我們在前線服務社區,亦要有社會觸覺,我們不時會一起開會探討社區需要,以服務社群的胸懷,一起策劃工作項目。」
註冊營養師 周芷晴:易地而處 同理心助人
營養師工作獨特之處是甚麼?或許能借用法國美食家Jean Anthelme Brillat-Savarin的一句話作比喻。周芷晴說:「『Tell me what you eat and I will tell you who you are』,即是你告訴我吃甚麼,我便會說出你是個怎樣的人。雖然這話未必與營養學有關,但某程度上也能形容我們的工作,是要透過溝通了解受助人飲食習慣並提供協助,由於每一個案情況都不同,我們往往要設身處地思考對方的問題和困難,才能真正幫助他們。」
周芷晴(左)說,營養師要易地而處,了解受助人問題,提供可行建議。
周芷晴笑言,當年立志當營養師,皆因自己喜歡美食和烹飪,對食物有濃厚興趣,後來赴笈美國修讀臨床營養學,畢業後在當地短暫工作,回港後在大學任研究助理,期間了解到基層醫療發展,覺此理念值得支持,遂於兩年前加入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
每天任務都不同
營養師投身基層醫療行列,日常服務社區人士,身兼不同任務,如兒童體重發展評估、慢性疾病營養指導、長者飲食輔導,以至外展營養諮詢等,工作層面甚廣。周芷晴說:「每天工作都不同,今天或在中心做營養諮詢,明天去長者中心做餐單評估,後天到小學舉辦營養講座,再而是主持健康煮食工作坊,周末或走進社區與市民互動,推廣營養健康。」
周芷晴(右一)在社區推廣健康飲食。
周芷晴說,相較醫院專注臨床治療工作,基層醫療著重「治未病」,助人預防慢性疾病,服務對象包括兒童、青少年、成人、長者等。「我們協助的個案不一定經醫生轉介,市民遇到營養健康問題也可來求助,我們接觸個案後先做評估, 再提供可行建議。」
專業知識+助人的心
工作既要運用專業知識,亦需發揮同理心,了解服務對象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周芷晴分享說,曾有位中年婦女,糖尿指數已臨警戒線,情況維持數年,她曾嘗試不同方法冀能改善,如節食、坊間飲食法、運動等,但都不成功。「她初來時不太有信心,自覺成功機會微。我要耐心聆聽,了解她的困難,認同她之前的努力,並解答她的疑問。之後我們一同訂出改變飲食習慣的方法,例如她工作不時要OT,下班後多在公司附近茶餐廳吃晚飯,食物多油多鹽,於是我建議她用健康食材,預先製作輕便晚餐放雪櫃,待晚上回家加熱便可吃。經數月跟進,她的指數有所改善,變得更有信心,還與家人分享健康飲食知識,令身邊人也受益。」
她強調,工作要以溝通為重,細心了解受助者之餘,亦要與其他專業人員緊密溝通,如醫生、護士、臨床心理學家、 社工、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等,以便有需要時轉介受助者,讓他們得到綜合治療協助。「另外我們也要持續學習,尤其食物和營養科學發展甚快,營養師需常常自我增值,並保持一顆助人的熱心。」
註冊護士(戒煙服務) 張錦源:以生命影響生命
「你吸煙多久了?當初為甚麼會吸煙?現在為何想戒煙?」在戒煙診所裡, 張錦源細心了解一位中年「煙民」的情況,助他踏上戒煙之路。她是一名註冊護士,曾在醫院工作多年,今年加入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成為戒煙服務護士,助人遠離煙癮。
張錦源(右)說,協助社區人士戒煙,不單提供戒煙藥物,同行、支持、鼓勵亦重要。
張錦源說,投身醫護界是她的兒時志願。「我自幼由外婆照顧,她是一位婦產科醫生,我耳濡目染下,從小立志要成為醫護人員,希望以愛心和專業助人。」她稱加入中心從事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更加體會以人為本理念,她的角色既是護士亦是同行者,需細心了解受助人背景和需要。「我們不單提供戒煙藥物,亦提供輔導服務。對戒煙人士來說,得到鼓勵和支持很重要。」
建立互信與破冰
日常工作接觸社區裡不同背景的人,較深刻是協助一位無家者慢慢戒除煙癮。「他平日在24小時營運的快餐店過夜,經社工轉介前來戒煙診所,雖經濟狀況不好,但很注重整潔,亦關注自己健康。溝通過後,了解到他已吸煙三、四十年,有心戒煙但不知從何入手。我們循序漸進,慢慢引導和鼓勵他,煙癮起時做深呼吸練習,嘗試分散自己注意力,並減少再去買煙。他一直努力嘗試,漸漸取得成果,由從前每天吸一包煙,至今偶爾吸一兩支煙。希望他之後能徹底戒煙。」
張錦源說,協助戒煙人士,不單要建立互信,有時更需「破冰」。「曾有一位未滿18歲少年,由媽媽帶來戒煙診所。某些原因令他變得反叛並開始吸煙,初來時對我心生抗拒。後來我發覺他喜歡運動並得過不少獎項,於是由此打開話題,與他溝通分享,慢慢取得他信任,而他亦願意接受我戒煙建議。」
戒煙服務團隊在社區進行外展活動。
身為戒煙服務護士,她的座右銘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希望為每位戒煙者帶來正面影響。曾有求助者成功戒煙後,介紹5位吸煙朋友前來參加戒煙計劃,這對我是很大的鼓舞。」她不忘呼籲吸煙人士,踏出戒煙第一步。「吸煙會引致心腦血管疾病,例如中風、冠心病,亦較大機會患上癌症,而二手煙及三手煙同樣危害身邊人健康。戒煙永不怕遲,盡早戒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