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加速,旅遊需求也在疫情後逐漸回升,機場的長者接送服務需求顯著增加。然而在香港國際機場,輪椅接送服務面臨招聘困難和人手短缺的挑戰。這項工作雖然技術門檻不高,但需要一定的體力勞動,加上機場位置較偏遠,對年輕人吸引力有限。根據網上資訊,這項工作的最高月薪大約是16,000元,而工作時間為每天10小時,每月有8天假期。計算下來,時薪與一般派傳單工作相差不大。
在國際上,其他機場正逐步引入創新解決方案來應對這類問題。以溫哥華國際機場為例,它們成功引入自動駕駛機械人接送艙,不但提升服務效率,還顯著改善工作環境,這項創新值得香港機場參考和借鑒。
在傳統模式下,機場員工需在廣大的航站樓內來回穿梭,尋找並運送輪椅。在一個面積動輒數百萬平方呎的場地內,單是找到輪椅位置已相當耗時,更何況還需推著輪椅作長距離步行。這樣的流程不但服務效率很低,也讓前線員工體力負擔很大。
自動化設備在這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智能機械人能協助定位和運送輪椅,提供穩定且高效的全天候服務。歐盟的機場和其服務供應商通常需負責輪椅接送服務,而在北美地區,則由航空公司來承擔這項責任。不論模式如何,各大機場都開始意識到,應該針對年長旅客提供更新和更友善的服務。
對香港而言,這正是推動服務升級的好時機。在特區政府積極推動人工智能和機械人發展的背景下,引入智能化接送服務不但能有效緩解人手短缺問題,還能讓香港國際機場成為智慧機場的典範,既可提升服務質素,還可減輕員工的體力勞動,並專注於提供更貼心的互動服務,真正實現「人機協作」。
未來隨著人口結構變化,對無障礙出行服務的需求只會日益增加。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理應走在創新服務的前沿。而引入智能設備能解決當前的營運挑戰,更為業界樹立新標準。這不只是一項服務的升級,更是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落實。
文:王嘉敏(Jazzy)
托寶智能方案(Tobot Solution)行政總裁兼創辦人,IT界中少有女性企業家,以「與機械人共同美好生活」為核心理念,專門為客戶提供機械人應用的顧問諮詢及客製化方案,更提倡要與機械人建立「不或缺.不取替」的共生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