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特殊學習需要愈來愈受重視,及早識別與介入對支援他們的發展至關重要。幼兒若有潛在特殊學習需要,家長應把握2至6歲的黃金期,尋求專業團隊協助,評估及跟進幼兒在學習、社交及成長所需。其中,特殊幼兒工作員擔任重要的角色,與心理學家、職業治療師、物理治療師、教師等並肩合作,協助幼兒發展。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沙田院校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系講師蕭亢傑(Maurice)指出,特殊幼兒工作員的工作主要分為兩個層面,首先是根據教育局「個別學習計劃」運作手冊,規劃並執行支援幼兒特殊教育學習需要的方案;另外是跟進個案,了解特殊幼兒的學習情況,擔任家長與跨專業團隊之間的溝通橋樑,為幼兒與其家庭提供適切協助。
IVE(沙田)幼兒、長者及社會服務系講師蕭亢傑(Maurice)指出,家長對於幼兒的特殊學習需要愈見關注,適時識別及介入,特殊幼兒教育相關的服務需求因而增加。
Maurice表示,特殊幼兒工作員可在社會福利署資助的「學前兒童康復服務」的四個範疇工作,包括在幼稚園及幼兒中心提供到校訓練服務;在參與幼稚園暨幼兒中心兼收計劃的學校擔任導師,為幼兒提供訓練或輔助幼師教學;亦可於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或特殊幼兒中心工作。他續稱:「因應社會對幼兒特殊學習需要的檢查、識別及介入愈來愈早,相關服務需求上升。政府重視融合教育,近年增撥資源和人手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相關職位需求殷切。薪酬方面,特殊幼兒工作員的起薪點約為2.2萬元。」
特殊幼兒工作員需要兼備相關知識及經驗,可修畢政府認可指定課程,再向社署註冊特殊幼兒工作員資格。Maurice以IVE特殊幼兒照顧及融合教育高級文憑課程為例,首年教授一般幼兒教育理論及技巧,並到幼稚園或幼兒中心實習;第二年就會以實踐為主,更深入探討各種不同的特殊學習需要及特殊教學策略,並分派學員到特殊幼兒中心、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和特殊學校等實習,累積服務特殊幼兒的實戰經驗。
董皓霖於IVE特殊幼兒照顧及融合教育高級文憑畢業後取得特殊教育相關學士學位,其後加入特殊幼兒中心工作。
董皓霖於IVE特殊幼兒照顧及融合教育高級文憑課程畢業後,於本地大學取得特殊教育榮譽文學士學位,其後加入一所特殊幼兒中心工作,初時擔任助教,協助處理個案及製作教具,累積經驗後擔任教師並主理個案。她稱:「我需要從認知、社交及小肌訓練三方面,為幼兒設立學習目標,如教導分辨顏色及形狀、學習與同伴相處、進行穿珠及夾取小物件等訓練肌力的遊戲等。」皓霖其後晉升為高級特殊幼兒老師,除日常跟進個案及帶領小組訓練外,更肩負行政工作,例如培訓新入職同事及評估教學方案成效等。
特殊幼兒工作員需要為個案規劃及執行學習方案,並安排合適的教材。
皓霖相信教育並非單純的協助幼兒成長,有時亦要為家長解憂。她憶述曾跟進一名兩歲而有言語及社交互動困難的個案,發現其母親有負面情緒:「我記得主管曾教導我不能只著眼於小朋友的需要,也要照顧家長的心情。故此,我在每次對談中,除了向該母親講解幼兒情況,亦會表達關心,讓她知道有人會伸出援手,重拾信心。」工作能夠帶領幼兒健康成長,為皓霖帶來滿足感及使命感,她期待為更多有需要的幼兒及家庭服務之餘,更為他們帶來多一點的溫暖。
文:Uncle JAC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