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年,中國的電商巨頭如Temu和Shein等,積極尋求海外市場契機,尤其是東南亞地區。印尼作為該區的電商重鎮,其年銷售收入已超過500億美元,成為全球電商平台競爭焦點。然而,隨著中國低價電商的進一步推進,印尼政府亦開始實施一系列措施以保護當地小型企業和消費者權益,這些措施背後不僅是貿易保護的考量,更是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重要手段。
根據《2024年東南亞電商報告》,2023年各大電商平台在印尼市場的市佔率分布為:
- Shopee:48%
- Lazada:16.4%
- TikTok和Tokopedia:各佔14.2%。
這一數據顯示,印尼的電商市場競爭相當激烈,平台之間的競爭不僅限於價格,還包括品牌形象、服務質量和消費者體驗等多方面。
為保護當地小型企業以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印尼政府近期陸續推出一系列限制措施,最明顯是在2023年9月,印尼政府禁止TikTok在社交平台進行電子商務交易,這一政策目的在於防止不公平競爭的出現,並保護當地商家的生存空間。隨著政策進一步擴展,2024年印尼政府全面禁止Temu進入該市場,以維護市場的公平性和穩定性。
作為中國拼多多(PDD)旗下的電商品牌,Temu在國際市場上採取一種低價競爭模式,它通過直接連結東南亞消費者與中國工廠的產品,有效去除中間的分銷商,這一策略使得Temu的產品價格極具競爭力。此外,Temu也利用美國的「最低進口免稅額」(De Minimis)政策,使得大量小額包裹無需繳納關稅進入市場,進一步降低消費者的購買成本。
然而,隨著市場擴張,Temu所面臨的挑戰也逐漸浮現。許多來自中國的小額包裹雖然在價格上具有優勢,卻往往缺乏必要的官方認證,例如印尼的SNI(印尼國家標準)認證,這不僅讓消費者的安全受到威脅,也影響當地產業的公平競爭,因為這些低價商品在品質和服務上往往無法與當地品牌相提並論。
儘管有些人可能會將印尼政府的禁令視為貿易保護主義,但筆者認為這些措施實際上是基於公平考量和保障消費者權益。因禁止低價電商進入市場,可有效保護中小型商家的生存空間,避免它們因無序競爭而受嚴重影響,亦有助於維持產業供應鏈的穩定,並遏止失業問題惡化。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中,印尼消費者的購物心態也逐漸成熟。低價不再是他們的唯一選擇,愈來愈多消費者開始重視產品的質量和服務,尤其是選購進口商品時會更加謹慎。這對於本地電商平台如Egogo Hub來說,反而是個展示服務價值的機會。通過精選品牌、精準營銷策略和高效物流服務,Egogo Hub可確保進口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提升消費者在電商平台的購物體驗。
隨著消費者對產品品質的要求提高,電商平台需要重新思考其策略。而對於印尼消費者而言,選擇一個值得信賴的電商平台,不僅是購物考量,更是對自身權益的保障。因此,電商平台若能提供高質的商品和優質的服務,將能贏得更多消費者青睞。
印尼消費者愈來愈希望能夠在保證產品品質的前提下,享受便捷的購物體驗,因此電商平台應加強與品牌合作,提供更多具有官方認證的產品,以提升消費者的購物信心。同時,平台也應注重售後服務,建立良好顧客服務體系,以回應消費者的需求。
文:蘇智恒(Kevin So)
擁有超過11年市場策劃創建及擴展新業務經驗,熱衷於設計和創新產品。近年創辦Egogo Hub,旨在協助企業拓展至東南亞電商市場,為客戶提供端到端業務戰略解決方案,從諮詢、數碼行銷、物流、CRM多方面創造價值,是營運成長駭客和電子商務創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