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高學歷日益普及的世代,單靠一紙證書或文憑,是否具備足夠競爭力?也許邊做邊學模式更能培養就業實戰力。學徒訓練計劃由政府、業界及職業訓練局(VTC)三方合作,回應行業人力需求,而「VTC Earn & Learn 職學計劃」建基於原有的學徒計劃上,參加學員可「賺住學」邊做邊學,既學到專業知識技術,亦取得認可學歷和工作經驗,並獲由政府及參與計劃行業的僱主提供津貼、職學金和特定薪酬,未畢業已入行,一舉數得。
IT實習生邊做邊學
從小學起便對IT有濃厚興趣的吳嘉駿,2022年DSE畢業後報讀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雲端系統及數據中心管理高級文憑課程,完成第一年全日制課程後得知「VTC Earn & Learn職學計劃」,為取得實際工作經驗,他於2023/24學年參與計劃成為註冊學徒,在一間電力公司擔任實習生,同時以兼讀制形式繼續修讀高級文憑課程,並將於今年畢業。
他表示參加計劃最大得著是能獲取正式工作經驗,且比一般實習得到更多實戰經驗。「現時工作有很多實際操作,學習與實踐並行,更快掌握所學。學校課程亦緊貼行業發展,很多課題在工作上都有接觸,能學以致用,同時工作亦有助我應付學校功課。當然,實際工作的變化可以很大,讓我學會變通和靈活創新。」

吳嘉駿現於一間電力公司擔任實習生,他曾代表IVE出席業界活動,分享學習經歷。
吳嘉駿又指公司同事「好肯教」:「成條team都是我『師傅』,至今已認識公司近半員工,現在我也開始有份『帶新人』熟習環境。做了一年多,我愈來愈喜歡這份工作,有時發現工序採用一些新軟件或新技術或會更好,我會嘗試提出建議,上司亦樂意接納,並鼓勵大家積極尋找能提升工作成效的方案,這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邊做邊學」當然比只讀全日制課程辛苦,但吳嘉駿認為只要做得開心和投入,很快便能適應。「我覺得參加職學計劃有更大得著,而參加前先要清楚自己是否喜歡該行業,其次是選擇公司,好的公司有助學習和未來發展,這方面可徵詢學長和老師意見。最重要是有心理準備,因要提前成為上班族,對工作要有責任感和承擔。」
化驗技術學以致用
同樣於2023/24學年參加「VTC Earn & Learn職學計劃」成為註冊學徒的連梓榮,2022年開始修讀IVE化驗科學高級文憑,參加計劃後於一間化驗中心任職技術員,亦以兼讀形式繼續修讀高級文憑,並將於今年完成課程。
他笑言選讀化驗除因喜歡做實驗,亦受電視劇《法證先鋒》影響。「化學元素排列組合有很多變化,許多未知尚待探索,喜歡的話會覺得很有趣。至於法證則與現時工作沒關係,因法證是幫助查案,現時工作是產品檢測,但同樣富挑戰性。」
連梓榮現時於一間化驗中心任職技術員。
實習一年多,連梓榮認為自己頗適合做化驗工作,「我喜歡可以專心一致、不受干擾的工作環境。做化驗要十分謹慎,操作儀器時亦要十分小心,因化驗會用上不同元素,部分或對人體有害,有些則十分昂貴,所以要特別留神,不能出錯。」
他指出參加計劃比單純上堂學到更多:「最重要是有師傅帶,不懂可以問到懂,循序漸進。我由最初試做實驗簡單步驟,到現在已可一手包辦整個測試,是看得到的進步。做化驗很嚴格,全球實驗室都要通過測試和取得認證,才可開出化驗報告。而我們作為公司一員,每件工作、每個記錄都不可出錯。」
連梓榮計劃在完成高級文憑後繼續修讀銜接學士學位,希望能考入政府實驗室做化驗師。「職學計劃能取得證書且有實際工作經驗,學到課堂以外知識。日常工作最重要主動,我會主動向前輩請教,他們也很樂意分享心得,這對個人成長很有幫助。」
學徒訓練培育職業專才
職業訓練局(VTC)學徒事務署多年來負責執行監督與推廣學徒訓練及相關資助計劃,為各行業培育學徒,協助青年規劃清晰且具發展潛力的職業生涯道路,使他們逐步成長為行業內的專才。

吳嘉駿(左二)與同學參與不同活動,了解行業發展趨勢。
學徒訓練計劃下設有多項政府資助計劃,其中包括於2014年起推出的「VTC Earn & Learn職學計劃」,該計劃涵蓋5個主要行業,包括「工程和科技」、「運輸」、「設計、珠寶、創意工業」、「醫療保健產業」、 「檢測及認證」。
「職學計劃」建基於原有的學徒計劃上,參加「職學計劃」的學員除可獲穩定收入外,更可得到政府專為「職學計劃」學員而設的津貼、由僱主提供的「職學金」,吸引人才留在行業發展。
VTC學徒事務署高級經理劉嘉敏表示, 「職學計劃」下設有「職場學習及評核先導計劃」(職學評核計劃), 此計劃於2019/20學年起推行,參與僱主提名旗下員工擔任訓練員/核實員/評核員,在實際工作環境中為學員評核不同的項目。評核準則參考行業及國際標準,例如「世界技能大賽職業標準」,僱主可藉此了解學員在職場的技術水平,並提供建議,助學員提升表現,僱主學員,互惠共贏。
她表示,升學進修路徑選擇眾多,多年來,不少未能適應傳統教育的青年,都能在職專教育上一展所長。而學徒訓練計劃涵蓋多個行業,強調一邊課堂學習,一邊接受有系統的職場培訓,未畢業已能熟習行業運作,學徒在業界的認受性不遜於傳統學術教育,且能從實踐中獲得專業技能及認可學歷,「加上本港近年面對勞動力短缺,青年可以好好把握機遇。我鼓勵青年可以按自己能力及興趣,選擇自己合適的課程及行業,為未來事業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