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日益重要,相關的風險及機遇披露已成投資者的重要參考指標,市場對具質素的可持續披露需求亦日益提高。作為香港可持續披露發展的重要一環,香港會計師公會於去年12月發布與國際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全面銜接的《香港財務報告可持續披露準則》(香港準則),為本港企業提供標準框架,期望使可持續匯報更一致和具可比性,有助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於2023年6月發布首套可持續披露準則(ISSB準則),提供了全球通用的基準。香港是環球主要資本市場之一,實有必要在可持續披露上緊貼國際發展。香港會計師公會作為香港可持續匯報準則的制訂者,一直積極進行制訂香港準則的工作。在全面評估相關因素並經綜合考量後,最終以全面銜接ISSB準則為基礎而制訂了香港準則,並將於今年8月1日起生效。

公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張立君(左)為初創企業提供一對一諮詢,解答可持續發展及ESG相關問題。
公會亦一直積極通過舉辦和參與各類可持續發展推廣活動,介紹公會在可持續披露方面的工作,並推動各方分享機遇與交流最佳實務經驗,以提升公眾對本地可持續披露準則的認識及推動準則的實施。
參與金融論壇 探討可持續披露新引擎
今年1月,公會參與由香港特區政府及香港貿發局合辦的「亞洲金融論壇2025」,與各界持份者共同探討可持續披露準則的發展和應用。公會會長歐振興於「環球視野—制定可持續發展的全球里程碑」專題演講中,聯同會計及財務匯報局行政總裁賴翠碧、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副主席Sue Lloyd,以及滙豐銀行環球可持續發展部亞太區氣候變化主管及董事總經理吳敬,一同探討如何協助企業和市場持份者了解在全球推動可持續發展措施的最佳做法、挑戰和機遇。
歐振興在討論中指出,公會發布的香港準則與ISSB準則全面接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相關財務披露提供全球基準,使企業能向投資者提供更具一致性和可比性的資訊,更有助他們決策。他又指出,可持續披露不僅是財務匯報的重要延伸,更將企業的財務表現與可持續發展和氣候因素連結起來,有助投資者全面評估企業的長期價值和風險。
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歐振興指出,香港可持續披露準則與ISSB準則全面接軌,為企業提供全球基準,使企業能向投資者提供更具一致性和可比性的資訊,有助他們決策。
此外,公會亦於會場設置展位,介紹香港準則的發展歷程,以及公會於準則制訂及持份者能力建設等領域的工作;並參與InnoVenture專區,由公會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主席張立君為初創企業提供一對一可持續發展諮詢,解答他們在創業發展上有關可持續發展及ESG範疇的問題。
把握機遇 創建香港可持續披露生態圈
隨著香港可持續披露準則的實施,市場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會計人才需求將大增,具備財務匯報、審計、內部監控、風險管理及ESG相關知識的會計師,將在這一領域擁有廣闊發展空間。有意投身會計行業的年輕人,應積極學習和掌握可持續發展相關知識,以更好地把握未來機遇。從政府發表《香港可持續披露路線圖》、港交所落實於今年起要求上市公司按新氣候規定披露氣候相關信息,以及公會發表香港準則,香港的可持續披露生態圈正逐漸成形。為實施香港準則及建立相關生態圈,並創造更有利環境,公會一直致力提升本地持份者在相關方面的技能。為此公會於1月中旬舉行一場公眾簡介會,吸引逾2,300人參與。

香港會計師公會今年1月參與「亞洲金融論壇2025」,會長歐振興(左二)於專題討論上,與其他嘉賓探討如何協助企業和市場持份者了解在全球推動可持續發展措施的最佳做法、挑戰和機遇。
此外,公會亦開設技術支援平台及常見問題集,以接收及回應技術問題;並會適時與ISSB討論香港相關情況或問題,促進國際交流。作為ISSB能力建設夥伴框架成員,公會將利用ISSB的準則實施支援活動及指引,輔以本地倡議,為本地持份者提供全面支援。同時,公會將以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框架為基礎,於年內陸續推出相關課程及培訓,並透過可持續發展社群,促進業界交流和資訊分享。
香港作為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推動企業及機構採納與國際準則接軌的披露標準,將有助國際投資者更易理解和評估香港企業在ESG方面的表現。此舉不僅可提升香港在國際資本市場的競爭力,更能彰顯作為亞洲綠色金融樞紐的定位。香港會計師公會將繼續與各持份者緊密合作,透過可持續核證、數據與科技及專業技能培訓,為香港的可持續發展生態系統貢獻重要力量。
文:香港會計師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