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很多人都會訂立年度目標,希望為來年的自己帶來一些改變。然而,據英國心理學會在2017年的一項報導,只有約9.2%受訪者能完成年度目標,甚至有逾30%受訪者表示,在該年度的1月中,其目標已宣告失敗!究竟,如何才能讓年度目標更切實可行、真正實現心中計劃呢?
1.結果目標轉化行動目標:把願景「落地」
很多人訂立目標時,習慣設定一些結果導向的目標,例如「我要減重10公斤」、「我要升職」、「我要儲蓄20萬」等,這些目標雖然清晰,但因缺乏具體行動路徑,很容易讓人感到遙不可及,進而失去動力。
更有效方式是將「結果目標」分解為「行動目標」,例如結果目標是「我要減重10公斤」,可轉為行動目標如「每周運動3次,每次30分鐘」、「每天少喝1杯含糖飲料」等,讓目標更注重「過程」,有助你在每天行動中感受到進步的力量,從而更具實現的可能性。
2.結合「SMART」原則 為目標加上細節
「SMART」原則是常見的目標制定方法,代表「具體(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達成(Achievable)、相關性(Relevant)及有時間限制(Time-bound)」,利用這方法,我們可檢視目標是否足夠清晰並具備執行性。
舉例說,若你目標是「增加專業技能」,可按照「SMART」原則改寫成「在2025年上半年內,每月完成一門與工作相關的網上課程,並獲得證書。」這樣的目標既具體又可衡量,亦更容易跟進和執行。
3.設立里程碑 分段檢視進度
將年度目標分解為多個小里程碑,有助整體計劃看起來不那麼遙遠,例如你希望1年內閱讀24本書,可設定每月閱讀兩本書的里程碑。這樣每完成一個小里程碑,都能帶來成就感,進一步激勵你繼續前進。此外,定期回顧進度亦十分重要,可選擇每月或每季度檢視一次個人進展,並看看是否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計劃。
4.善用外部支持 讓目標不再孤單
有研究表明,當你將個人目標告訴他人時,實現機會會大大提高。這是因為分享目標不僅能帶來社會支持,也會讓你感受到一定的責任感。
你可嘗試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一個目標群組,定期分享進度和心得,或找一位「目標夥伴」互相督促。這樣不僅增加實現目標的可能性,還能讓過程變得更有趣。
5.寬容自己 允許適度偏差
訂立目標是一件令人振奮的事情,但執行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挫折。當發現某些目標未能按時完成,不要過於苛責自己,而是要學會重新調整計劃。
例如原定的運動計劃因工作繁忙而中斷,不妨嘗試將時間縮短,例如改為「每周運動1次,每次15分鐘」,讓目標更貼近你的現實情況。
6.目標要貼近 個人價值觀
最後,一個能真正激勵你的目標,往往是與個人價值觀緊密相關。假如目標只為迎合別人期待,或純粹模仿他人計劃,實現起來往往會缺乏動力。因此,訂立目標時不妨問問自己:「這目標對我來說,究竟有多重要?」
訂立年度目標並非難事,關鍵在於如何將這些目標落實到每天的行動之中。希望你能在2025年運用以上方法,讓計劃不再流於表面,成為真正改變自己的一年!
當然,心理學界中有更多能夠提升意志力、執行力的實用方法。筆者將於3月舉辦「自我重塑—個人成長工作坊」,與大家分享大量具科學實證、有效提升意志力和執行力的方法,如想了解更多,可到以下網址:https://www.victor-ching.com/projects-6 或電郵與我交流!
文:程衞強
註冊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特許心理學家(英國心理學會),現時主要從事培訓及顧問工作,並提供心理相關服務,同時亦為大學客席講師及營運不同生意的斜槓族人。
電郵:victor.wk.chi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