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筆者曾談及「掃盲」(掃除個人盲點),可助個人事業與人際交往;有看官傳來電郵,希望筆者能講多些實踐方法......那看官們,不妨參詳以下一些建議:
誠然,掃除個人盲點是自我提升的重要一步,對於個人事業和人際交往均有積極的影響。以下是幾個具體方法和例子:
(1) 自我反思
定期進行自我反思,分析自身的行為和決策,例如每周花30分鐘,回顧過去一周的工作與人際互動,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進?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大家也不妨嘗試寫日記,記錄個人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和反應——幫助個人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盲點」。
(2) 請教他人
不妨主動向同事、朋友或導師,尋求反饋,打個比方,可以在工作中定期與團隊成員進行「一對一」交流,詢問他們對自己「工作風格」的看法,這樣可獲得不同視角,幫助個人發現自己未曾注意的問題。
(3) 參加培訓或工作坊
可參加一些適合自己需要或感興趣的專業培訓課程,學習新技能和知識,例如報名參加「人際交往技巧」工作坊,學習如何有效溝通和解決衝突,這不僅能提升個人能力,還可幫助自己,認識個人在交往中可能存在的「盲點」。
(4) 設定「具體目標」
為自己設定具體的改進目標,並跟蹤進展,譬如說,如果發現自己在團隊合作中不夠主動,可以設定一個目標,如在每次會議中,至少提出一個建議或問題,並記錄自己在哪方面有所進步?反思哪方面仍需改進?
(5) 閱讀和學習
可通過閱讀書籍或文章,來擴闊個人知識和視野,例如閱讀與情緒智力、人際關係相關的書籍、學習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需求和感受,這可以幫助個人在社交場合中更加敏銳,減少誤解和衝突!
(6) 觀察他人
不妨多觀察成功人士的行為和人際互動,如《尚書.大禹謨》所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是說,別的山上的石頭,可以用來雕琢玉石,形容借用他人的經驗或優勢,來提升自身能力或水平。這句話強調學習和借鑑的重要性,鼓勵人們從外部資源中汲取智慧,以促進自身的成長和進步!不妨在職場中,注意那些人際交往能力強的同事,觀察他們如何與他人溝通、建立關係,並思考自己能從中學習到甚麼?
綜觀而言,掃除個人盲點是需要時間和努力的,兩者缺一不可!通過自我反思、向他人尋求反饋、參加培訓、設置目標、閱讀和觀察他人,可逐步提升個人事業和人際交往的能力。這不僅有助個人成長,同時也促進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
哪如何更好地設置目標,以助個人事業與人際交往呢?看官們不妨參照「SMART目標」(SMART Objectives)的指引來設置,以下是針對這兩方面的具體例子和說明:
1. 個人事業的「SMART目標」
目標範例:提升專業技能,獲得晉升。
具體(Specific)
- 目標:我想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能,以便在公司內部獲得晉升。
可量度(Measurable)
- 目標:計劃每月完成至少1門與本身工作相關的在線課程,並獲得認證。
可達成(Achievable)
- 目標:考慮到個人的工作時間和學習能力,將每周投入6小時來學習。
相關性(Relevant)
- 目標:這將幫助我在目前公司中獲得晉升,進一步提升個人的職業生涯。
有時間限制(Time-bound)
- 目標:希望在未來6個月內,完成6門課程,並在年底前獲得晉升。
綜觀所設定的「SMART目標」,可以撮寫成:「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我計劃每月完成1門與工作相關的在線課程,並獲得認證,以提升個人的專業技能,從而在年底前爭取晉升!」
至於另一「SMART目標」,又怎樣設定才恰到好處呢?以下所述,看官們不妨參詳:
2. 人際交往的「SMART目標」
目標範例:擴大社交圈,建立更強的人際關係。
具體(Specific)
- 目標:我希望擴大個人的社交圈,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可量度(Measurable)
- 目標:每月至少參加兩次社交活動,例如行業聚會或興趣小組。
可達成(Achievable)
- 目標:根據個人的時間安排,將利用每周的周末,來參加活動。
相關性(Relevant)
- 目標:建立更多的人際關係,將有助個人在職業上,獲得更多支持和機會。
有時間限制(Time-bound)
- 目標: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希望能認識至少12位新朋友,或專業聯繫人。
綜觀這方面所設定的「SMART目標」,可以撮寫成:「在接下來的6個月內,我計劃每月至少參加兩次社交活動,以結識至少12位新朋友或專業聯繫人,從而擴大個人的社交圈,以建立更廣闊的人際網絡和人際關係。」
總的來說,設定可行的「SMART目標」能幫助個人清晰地制訂計劃,並有效追蹤進度。無論是在個人事業,還是人際交往方面,這方法都能提升個人的動力和成功機會!如朱子所言:「心之所向,身之所行。」意即心中如果有明確的目標與方向,行動自然會隨之而來,這強調了設定明確目標的重要性。再者,如能做到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無論何時何地,都能從他人身上學習,借鑒他人的經驗與智慧。在掃除盲點的過程中,謙虛地向他人求教,定能促進自我成長與深化人際關係。
文:蕭一龍博士 MH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務顧問
當代管理學文學博士(DLitt)
工商管理學博士(DBA)
drhenryshiu@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