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G現被視為評估企業經營的重要指標,當中的S代表「社會責任」(Social)。近年便有不少致力推動「商業為善」的社創公司湧現,最終目標除了獲取利潤,亦同時兼顧改善社會,透過可持續方式解決社會問題,提升市民福祉,加強社會凝聚力。
去年底,兩位社會創業家——教育科技公司Re:learn創辦人蘇建峯(Kelvin)和健康科技初創TikCare創始人賴堃瑜(Cathryn)參與社企民間高峰會舉行的研討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及商界代表探討社會創新和社會創業精神。Recruit請來他們分享社創經驗,以及如何透過科技革新業務,創造社會效益。
Re:learn創辦人 蘇建峯(Kelvin):以商業模式 解決社會問題
Kelvin大學時參與社創相關學會,後來到社企實習,深化他「以商業模式解決社會問題」的信念。畢業後,他在一間本地企業負責業務創新與員工培訓,並因應疫情期間的社交距離限制,嘗試引入VR(虛擬實境)和AR(擴增實境)技術,以設計遠程培訓方案,突破傳統教育的局限。這段經歷成為Kelvin創立教育科技公司Re:learn的契機,他運用沉浸式科技和遊戲化學習,推動創新培訓及學習體驗,而其產品至今服務逾60間本地學校、院舍及企業。
他指出,傳統教育的痛點在於「單向傳授」和「缺乏情境體驗」,於是他透過VR讓師生在有趣場景中自主探索和學習,提升趣味與互動性;另再由數據評估,結合AI分析學員的學習情況和「操作軌跡」(如職業訓練中的器械使用),並即時反饋及調整教學內容,提升參與度。「最難忘一次是為輪椅人士舉辦VR運動工作坊,許多參加者因身體限制從未體驗過網球和排球等運動。當時有一位肌肉萎縮症患者告訴我們,她自病發後便再沒體驗過戶外運動,而工作坊讓她重拾運動快感。那刻我深刻體悟科技不該只彌補缺憾,更應創造『超越限制』的可能。」
創業須具韌性和跨域整合力
談及其創業心得,Kelvin認為須具備「問題導向的韌性」和「跨域整合力」。「科技迭代極快,今天領先的技術,明天可能已被淘汰,唯有緊盯社會痛點,才能持續找到價值切入點,這需要韌性;而教育科技需同時掌握技術、教育理論、使用者心理(如特殊兒童行為模式),單一領域專才不足以應對這些複雜挑戰,因此需要跨領域整合力。此外,資源槓桿能力亦是關鍵,例如透過社企身分串聯政府、NGO與企業的資源,擴大影響力。」
參與是次社企民間高峰會,讓Kelvin可與不同的社企、企業、地區組織交流、建立連結,拓展跨界合作與市場洞察。他又透過案例展示,讓更多人理解「科技社企」是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並更堅定他去平衡「社會影響力」與「營利能力」,例如將企業付費的培訓方案盈餘,補貼弱勢學童的課程開發。
Kelvin稱,Re:learn現時最需要3類核心人才,包括「技術端」的AR/VR工程師、AI數據分析師,除了寫程式,也需具備教育應用場景轉化能力;「教育端」的課程設計師,需具教育或職業培訓經驗,能從教學痛點反推科技需求;「營運端」的專案經理,需熟悉社企生態,能串聯政府補助、企業CSR與非營利組織。而他最看重人才的使命認同感和跨域學習力,「因使命認同感關乎是否理解『科技為社會服務』的核心理念,能適應非純營利導向的決策節奏;而跨域學習力則突顯如工程師是否願意旁聽教育心理學課堂,或教師能否主動學習基礎程式邏輯,以應付不同領域需要。」
TikCare創始人 賴堃瑜(Cathryn):運用創新科技 解決老齡化社會問題
擁有香港大學工商管理及法律雙學位的Cathryn,畢業後曾於滙豐銀行及摩根大通銀行任職逾9年。她讀中學時受《窮爸爸富爸爸》一書啟發,對創業有濃厚興趣,故在累積一定的工作經驗和資本後,開始實踐創業旅程。
Cathryn自小由祖母帶大,感情深厚,因此特別關注老齡化社會議題,故創業時選擇踏入醫療領域,冀運用創新科技解決老齡化社會的醫療難題。「各國醫療系統均面對人手短缺難題,尤其是全球高齡人口比例不斷提高,對醫療需求有增無減,人才供應卻未能追上,導致公營醫療負荷過重,患者往往輪候多時,或未能得到最適切支援,而醫護人員亦出現倦怠,深受壓力。」
冀用人工智能 解決醫療難題
Cathryn創業之際,人工智能技術迎來突破,她創辦的健康科技初創TikCare以人工智能革新醫療服務,可輔助診斷、治療及支援患者,亦可將低風險及重覆性高的行政程序交由人工智能助手分擔,讓專業醫護人員重點照顧患者。「人工智能助手可在診症期間即時將對話生成具規範的醫療報告,大大縮短醫護撰寫報告的時間,增加患者流轉率,亦能讓醫患關係變得更緊密。」她認為創業需有很強的洞察力和遠見,能預視下一步的技術發展、比市場及競爭對手走前一步,才可早著先機;另亦要建立優秀團隊,因團隊成員的能力決定產品高度,建立能力優秀又能合作互補的團隊是必要條件。
Cathryn在是次社企民間高峰會中,與來自內地、香港及新加坡的銀髮產業嘉賓交流,並了解到各地銀髮族的需求及創新養老方案。「我亦參加了社企民間高峰會在香港聯交所舉辦的高峰會議及展覽,認識不同界別社企,並與部分社企建立合作關係,對公司產品發展甚具幫助。」
對於TikCare的發展方向,Cathryn表示公司渴求人工智能工程師。「我會看重人才的實戰經驗、過去所參與的項目及角色,以及對人工智能的熱情,因為有熱情才會自發研究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而溝通技巧同樣重要,需懂得將商業需求化成代碼,亦要懂得向非技術成員解析技術概念,才能達至無縫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