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官避事平生恥,
應做該做勿遲疑。
百姓苦況常探知,
為官施政需仁慈!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在官場文化中,「父母官」與「狗官」這兩個詞彙,分別承載了人民對官員角色的「期待」與「失望」!前者,象徵著官員應具備的「仁愛」與「責任」;後者,則揭示了社會對不負責任官員的「反感」與「痛恨」!這兩者之間的對比,不僅反映了官員的德行,更深刻揭示了官民關係的複雜性與微妙性!
隨著社會的變遷,官員的角色和功能也在不斷演變!然而,無論時代如何在變,老百姓始終渴望能夠擁有一些「父母官」,為他們的生活提供保障與支持,這反映出對「社會公義」和「人性關懷」的嚮往!
何謂「父母官」?(父母官的理想)
所謂「父母官」,是指舊時對州縣官或地方官的尊稱,也指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好官。以廣東省某地方官為例,因他關心農民的生活,積極推動農產品直銷,改善了農民收入,贏得廣大民眾的讚譽!他的行為不僅提升民眾的生活質量,還加強政府與人民之間的信任與凝聚力。
追溯至封建社會,「父母」可以說是子女的主宰;同時,也是最疼愛子女的人。以此來比喻或稱呼官員為「父母官」,就是因為他們兼具「領導」與「愛護」兩種特點,恍如父母對子女一樣。一個好的地方官,應該就像愛護子女般愛護老百姓,這叫做「愛民如子」。而當老百姓的權利受到威脅或傷害時,官員理應挺身而出、加以維護,這就是「為民做主」。因此,昔日所謂的「父母官」,其實就是老百姓給官員的一種讚譽!通常,他們都是一些比較基層的官員,主要來自州、縣等地方長官。由於他們直接與地方老百姓接觸,又擁有「生殺予奪」的決定權,恍如「父母」,故以此為名。
何謂「狗官」?(狗官的警示)
眾所周知,狗是人類的寵物(如寵物犬),又是人類的好幫手(諸如獵犬、警犬、緝毒犬、表演犬、導盲犬、救助犬等)。牠們對人類既忠心,做事又勤快,常以此特質表現來博取主子的歡心,故很多人不論自身的情況怎樣,也大多樂於「與狗為伴」......
然而,用「狗」來比喻官員,則是指那些「貪污剝削、殘害人民」的壞官,也是舊時對官吏的蔑稱。舉例說,某地一名官員,因貪污公共資金而被查處,最終受到法律制裁,此事件引發了民眾的憤怒與失望,也讓人們對官員的監督意識更為強烈,促進了透明與問責制度的建立。
重塑「官員形象」的必要性
綜觀當今社會,若用「父母官」與「狗官」來作對比,不僅反映官員的「品德」與「責任感」,也揭示了民眾對「公正」與「關懷」的渴望。相信,老百姓理想中的「父母官」,應該具備仁愛之心,時刻關注人民福祉,並勇於捍衛他們權益!至於所謂的「狗官」,則是對那些「失職、貪腐」官員的警示,提醒民眾必須保持對政府的監督與問責!
而為了實現這一理想,不僅需要官員自身的努力,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參與。唯有建立透明、公正的制度,才能讓每一位官員,都能心懷仁愛,真正成為人民的「守護者」!
正如孔子所言:「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作為官員,首先要立足於根本的「德行」與「責任」,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讓大家共同期待,無論是現在,抑或是未來的官員,均能秉持「父母官」的精神,為人民服務,持續創造一個更加「和諧」與「和美」的社會!
文:蕭一龍博士 MH
當代管理學文學博士(DLitt)
工商管理學博士(DBA)
卓越教授獎(EIMT)
drhenryshiu@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