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會計專業亦迎來關鍵轉型期。香港會計師公會年初制訂《策略計劃2025》,加強與不同行業及地域持分者聯繫,推動行業把握中外機遇,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會計業作為香港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長期以來憑藉優質專業服務及與國際接軌的優勢,為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發揮重要作用。今年,公會通過多項舉措,進一步提升其國際及內地影響力。
協助業界拓展海外業務
香港會計師公會理事會於5月組團訪問北京,拜訪7個政府部門及機構,就國際事務合作、人才培訓及其他會計議題進行交流與討論深化合作。代表團又於北京舉辦招待晚宴,宴請近80位等機構代表,包括中國註冊會計師協會及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北京辦公室,討論及交流會計界未來發展。晚宴亦邀請駐京公會會員和專業資格課程(QP)畢業生出席,以便制訂措施加強支援內地會員。
早前,公會會長歐振興隨同特首李家超出訪卡塔爾和科威特,向當地政商界講解香港國際化會計服務體系的優勢,特別是在跨境資本運作的價值,為業界發展中東市場打好基礎。此外,歐會長亦於4月參加由勞福局及人才辦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合辦的「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匯聚發展推介會」,親身向與會人士介紹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可為人才帶來的機遇。公會並聯同兩間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於為期兩日的海外招聘展覽會,向當地人才介紹香港會計業的發展機遇及QP詳情,吸引更多專業人才加入香港會計行列。
推動香港可持續發展工作
隨著ESG(環境、社會及管治)成為全球核心商業議題,公會作為香港可持續披露準則的制訂者,根據政府的《香港可持續披露路線圖》,已於去年12月發布與國際準則全面銜接的香港可持續披露準則,並緊接於今年3月發布本地可持續核證準則,與國際審計與核證準則理事會所發布的相應國際準則全面銜接。公會目標於今年內發布本地可持續核證道德準則,進一步為香港可持續披露生態圈提供更全面支持。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IFRS基金會)剛於6月中旬發布採用國際可持續準則理事會(ISSB)準則的司法管轄區描述,將香港列為首批以全面採用ISSB準則為目標的司法管轄區之一,這肯定了香港在可持續披露上將與全球基準準則接軌的領先地位,並為資本市場提供透明度。

公會開展「公共事務系列」講座活動,其中一場邀請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作講座嘉賓,分享香港在當前地緣政治格局中的角色和機遇。
而擁有專業財務匯報知識和經驗的會計師,是提供可持續核證服務的理想人選。公會將善用國際會計組織的資源,推動市場對會計師在可持續報告及核證工作中角色和價值的認識及認可,進一步提升行業發展潛力。
多角度培育會計人才
為進一步增加會計及商業專業人才,公會持續優化QP課程,推出Certificate in Accounting and Business,認可完成部分QP單元學員的階段性學習成果,以鼓勵他們持續進修,晉身專業會計師;亦鼓勵不同行業人士修讀,以裝備實用的會計與商業知識。公會又與香港考試及評核局合作,逐步推行QP課程電腦化考試,並計劃於2027年底全面落實,提高QP考試流程效率和便利性。
年內,公會開展「公共事務系列」講座活動,邀請重量級嘉賓就不同的經濟、社會和公共政策議題發表主題演講及分享,提升會員對社會和經濟重大議題的關注。於5月舉行的系列講座獲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出席擔任講座嘉賓,分享香港在當前地緣政治格局中的角色和機遇。
文:香港會計師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