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關燈後,對我們院舍很多女孩子來說,會是煎熬的開始。輾轉反側,無盡的思緒在腦海中縈繞。不請自來的片片回憶,間歇地浮現。一晃而逝,難以捕捉。在黑暗之中,往往又要準備某種情緒的突然來襲,可能是驚恐,但又可能是憤怒、無奈或憂傷。但可恨的是,有時就是甚麼感覺也沒有,只是空洞洞、黑漆漆的。像在月台等候那永遠駛不進站的火車一樣。夜,為甚麼總是漫長?
事情完結不等於痊癒
很多住在院舍的孩子,都曾有一段段不尋常的經歷。過往的傷口,隨著時間的過去,一切都看似完結了。完結了,就是痊癒了嗎?
過往的創傷經歷會令人有不同程度的情緒反響。創傷的壓力會對部分人,尤其是在童年受到傷害者,帶來兩極的情緒反應︰太多的感覺(Overwhelmed)或過分麻木的反應(numb),對情緒及身體方面會做成較長遠的影響。部分人會在情緒方面出現某程度的失調,較難管控個人的憤怒、焦慮及憂傷。在這種情緒的困擾下,很多年輕人以激烈的行為去逃避那藏於深處的黑暗。但無論怎樣掙扎,亦難以逃離內心的囚牢。
很多有情緒行為困擾的年輕人往往是童年創傷經歷的倖存者。當他們在這種情緒及身體狀態如斯混亂的情況下,面對外在刺激、困難,往往會做出不少錯誤的決定。傷害了自己,亦傷害了愛他的人。長遠更會直接影響他們對生命的看法,解決困難及與人建立親密關係的能力。
創傷並非終生判決
套用創傷治療師Peter A Levine博士所說︰「創傷只是生命的一個導向,而非一個終生的判決。(Trauma is a fact of life. It does not, however, have to be a life sentence.)」如果年輕人可以將其創傷經驗轉化及超越,將會是促使他們成長的強大力量。作為身邊的成年人,我們有責任提供支持及幫助。
下回我們來談談如何以創傷知情的照顧(Trauma Informed Care)方式為他們作好準備。
文:善牧會瑪利灣中心潘婉玲院長
瑪利灣中心,為12-16 歲因在家庭、個人行為或情緒上面臨適應困難,及其家庭暫時無法提供適當管教及照顧的女生提供院護服務,中心透過照顧、培育和訓練,協助女生肯定自我價值,提升自我管理和獨立生活能力,建立積極人生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