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政府統計處公布了一項數據,顯示香港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的2.9%上升至2024年1月至3月的3%。同時,就業不足率亦由同一時期的1%微升至1.1%。雖然數字有所上升,但整體而言,香港的失業率仍維持在全民就業水平。這本應是一項正面數據,然而市民對於當下的經濟形勢卻有不同感覺。
傳統上,低失業率被視為經濟繁榮的象徵,意味就業市場活躍,市民收入穩定。但近期港人卻發現這些數據與經濟現實存在不少落差,正如筆者上回提及,當前市面上「吉舖」處處,股市、樓市亦持續低迷,這些都影響市民對經濟前景缺乏信心。
理論上,3%失業率屬於很低水平,應象徵著香港經濟的強勁增長。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自疫情後,香港各行各業普遍面臨人手短缺問題,甚至需要輸入外勞來應對。這情況並非源於經濟增長,而是出於多種原因,例如大量勞動人口移民海外,導致本地勞動力減少;部分市民為了符合申請公屋或居屋資格,寧願選擇從事散工等低收入工作;還有一些畢業生選擇「躺平」,只做兼職工作;這些因素都導致了低失業率與經濟現實之間的落差。
在經濟增長放緩的背景下,許多僱主對於未來前景感到迷茫和不確定,故在擴充業務時變得審慎保守,即使有需要招聘人手,也只是為了填補員工流失的空缺,而不敢貿然擴張。但面對各行各業的人手短缺,僱主又不得不提高薪酬以吸引和留住人才,無疑增加經營成本,使得生意更加難做。
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認為僱主應該積極利用科技解決方案去替代人手,從而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例如酒店業已於4月22日全面實施「走塑」,這大大增加員工工作量,而一間位於東涌國泰城、專為機組人員提供住宿的酒店,便已經率先安裝了智能自助機,提供洗漱梳妝用品的自動售賣服務,這樣便可以減輕員工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還能為顧客提供更加便捷和環保的服務體驗。
延伸閱讀:【科技助力走塑政策 智能解決方案舒緩酒店服務壓力】
另外,由於「難請人」,物流及倉庫服務業也開始使用電動手推車去協助員工工作,以減少體力勞動及工作勞損,令原本對體能有要求的職位,現時也可聘用一般體能或年長人士;加上這些電動手推車充電一次已可運行8公里,也符合節能環保的大趨勢。這些利用科技去解決營運痛點的前瞻性,非常值得其他同業參考。
延伸閱讀:【搬重物姿勢不當可致肌肉癱瘓 脊醫教7個貼士免勞損】
筆者一直都相信「危中有機」,企業和僱主都需要正確認識當下的經濟形勢和挑戰,並積極尋求應對之策,以在尋到新出路之餘,更能發現新的商機。只有擁抱創新和科技,才能在變幻莫測的經濟環境中掌握持續發展的方向。
文:謝小江(Nelson)
Million Tech萬碧發展有限公司創辦人
萬碧發展有限公司於1987年成立,為香港第一代資訊及科技初創企業,憑藉創新的商業頭腦,令公司成為自動識別行業的市場領導者。Nelson積累了30多年的經驗,與時並進,近年研發標籤機械人,為業界提供自動化印貼標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