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事業停滯不前,想轉型發展一門專業?科技創新太快,擔心技能落後被淘汰?工作重重複複,發覺自己創意愈見不足?如出現這些跡象,顯示你是時候要為事業加加油,有充分理由去進修,而深造碩士課程可助你突破瓶頸闖高峰。香港樹仁大學研究院開辦多項碩士課程,涉及文化研究、心理學、輔導心理學、市場學等範疇,助不同行業人士提升實戰力,事業愈戰愈勇。
香港樹仁大學(下簡稱樹仁大學)於1971年創立,是本港首家私立大學。校園坐落港島寶馬山,教學大樓有一塊石碑,上刻敦仁博物四字,協理學術副校長(教學發展)陳潔詩博士說:「這是我們的校訓,我們秉持敦仁博物精神,推行仁者教育,讓學生掌握卓越知識技能之餘,也成為仁德兼備的人才。」大學除辦有本科課程,亦在2010年首辦社會科學碩士(輔導心理學)課程,並於2016年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推動終身學習,培育學員成為不同界別領袖。
研究生院現時主辦18項課程,除了哲學碩士和博士,還有多項授課式碩士課程,分為全日制和兼讀制,修業期由1年至4年不等。各課程均通過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質素保證機制的評審。陳潔詩指出:「樹仁大學有優良傳統,課程多小班教學,師生們能建立緊密關係,彼此交流不限於學術,也會分享職涯發展和人生之道。」打工仔想事業轉型,又或增強競爭力,以至擴闊視野,增值各有不同理由,但也可找到理想進修路。
事業轉型:晉身輔導心理學家
社會科學碩士(輔導心理學)
心理學社會科學碩士
不同行業人士,如對心理學興趣濃厚,又想發展專業,可藉深造碩士晉身輔導心理學家。輔導心理學博士課程主任彭蘭施博士說,輔導心理學家以促進全人健康為目標,提供心理輔導、心理治療、評估等服務,助人解決生涯各種挑戰,而職涯發展是服務重點之一。目前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會員人數約有100多人,主要任職於中小學、大專院校輔導中心、非牟利機構,或私人執業等。
若要成為輔導心理學家,需修讀相關碩士課程。香港樹仁大學辦有本港首個及唯一輔導心理學碩士課程,基本入學條件為持有認可心理學學士學位。但若本科並非心理學,可先修讀心理學社會科學碩士,作為轉制安排,繼而攻讀輔導心理學碩士。
心理學社會科學碩士課程主任周德生博士稱,該課程旨在為學員打好基礎,他們將可學習各種研究和分析方法,涉獵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性格心理學等。學員來自不同行業,包括醫護、教師、HR人員,他們為事業轉型做準備之餘,也可應用所學提升現職工作。
修畢該課程後,可進一步修讀輔導心理學碩士,向專職領域跨進一步。彭蘭施說,樹仁大學2010年開辦輔導心理學碩士課程,採用「科學家—實務者」(Scientist-Practitioner)培訓模式,從心理學知識鑽研、研究及輔導技巧三方面培育專才,學員將學習結合心理輔導理論與實務,以及專業使用評估工具。「職業生涯輔導是重點之一,目前社會對相關服務需求持續增加,學員需掌握職涯興趣和價值觀評估工具。」課程設有校內及校外臨床實習,學員須經臨床督導下完成最少1,000小時臨床實習。
畢業生可成為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心理學部會員,再累積一年相關經驗,可申請成為該學會註冊輔導心理學家。此外,樹仁大學自2015年起開辦輔導心理學博士課程(Doctor of Psychology in Counselling Psychology),此為亞洲首個同類課程,訓練學員成為臨床督導導師,培育本地輔導心理學領導人才,並進一步結合實務經驗作研究。
消費者心理學+數碼科技+設計思維
躋身頂尖Marketer
市場學及消費者心理學理學碩士
今天商業變化極快,市場推廣人員想成為業界頂尖人物,精通市場學之餘,還須具備3大行銷利器:消費者心理學、數碼技能、創意思維。工商管理學系副系主任及市場學及消費者心理學理學碩士課程導師林昊輝博士說,心理學在商業也可大派用場,若配合大數據分析,往往可出奇制勝。「有一外國汽水品牌進軍內地市場,起初輸給對手,後來反敗為勝,原因之一就是洞悉心理,明白內地消費者重視集體主義,鮮有突顯個人形象,於是創作一系列新廣告,以家庭和友情為背景,結果令銷情節節上升。」工商管理學系主任楊榮基教授稱,市場學及消費者心理學理學碩士課程,正結合市場學、消費者心理學及科技應用,設有「消費者心理學」、「心理學於市場行銷的應用」、「中國消費者心理」等科目,讓商務人員掌握「攻心」秘訣。
課程另一焦點是數據分析與科技,兩者皆是Marketing 4.0要素。工商管理學系副系主任及市場學及消費者心理學理學碩士課程主任羅翠翠博士指出,課程緊貼市況,助從業員裝備數碼營銷技能,例如「數碼市場學和互聯網消費行為」一科,將教授社交媒體、網購與消費者心理的關係。「學員將會學習應用不同軟件和分析方法,解決實際工作難題。」
林昊輝稱,快速創新亦是市場致勝關鍵,因此課程將教授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應用。「讓從業員能以同理心,了解顧客『痛點』,快速制定創新方案。」此外,課程會定期舉辦分享會,邀請跨國企業管理人及專業人士分享實戰案例,讓學員緊貼環球市場趨勢。
文化創意人:跨學科創意昇華
跨學科文化研究文學碩士
若從事創意產業,想激發crossover創新點子,可留意另一學科。兼任「跨學科文化研究文學碩士課程」課程主任陳潔詩博士指出,英國語言文學系辦有此課程的一大特點是採用外國文化文本為教材,像電影、文學、繪本、話劇、漫畫、建築、數碼遊戲等,配合跨學科知識理論,例如文學與科學、科學與哲學、人文科學與環保,探索箇中文化底蘊。她舉例說:「數碼遊戲有許多研究議題,包括電子文化、種族階級觀念、人在現實和虛擬世界中的身分問題等,學員不單應用跨學科理論,也會投入數碼遊戲中。」
課程學員既有本科畢業生,亦有各行業人士,如傳媒從業員、教師、設計師、藝術家。課程設有不同選修科目,讓學員涉獵生態文化、科技文化、城市研究等領域。陳潔詩說,課程設有交流團,過往曾安排學員到泰國和台灣等大學作文化交流,學員除可到當地大學上課,亦會參觀考察文化景點。
掌握事業成功的「中國因素」
社會科學碩士(中國社會的變遷)
隨著中國經濟取得驚人發展,各行業人士如經貿、旅遊、文化、社區建設規劃,也不可忽略工作上的內地因素,了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可令你在不同範疇更游刃有餘。社會科學碩士課程(中國社會的變遷),旨在讓各行業人士對中國社會文化變遷有深入認識,從而提升工作績效,推進各類工作,如文創產業、文化旅遊、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商業推廣及管理等。
協理學術副校長(大學研究)兼社會學系教授陳蒨指出,課程探討全球化、都市化和商業化對個人、家庭、社區和社會的衝擊,研究市場和國家如何影響社會制度與個人的價值觀,改變傳統文化或帶來創新。教學採用「全貌觀」,探討社會、文化、經濟、歷史與政治的變遷,亦會以「比較法」的視角,分析華人社會多樣形貌,包括中國內地、港、澳、台灣,研究不同地區社會文化之異同。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會帶同學到台灣進行實地考察,讓學生了解華人社會的多樣性,考察當地人如何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建構市民對地方社區的歸屬感,分析大城市中保育和活化文化傳統的方案。
香港樹仁大學 研究生院課程
.哲學碩士/博士課程(中文、英文、歷史學、心理學、社會學及經濟學)
.社會科學碩士(輔導心理學)
.心理學社會科學碩士
.市場學及消費者心理學理學碩士
.跨學科文化研究文學碩士
.社會科學碩士(中國社會的變遷)
網址:www.hksyu.edu/tc/academic/postgraduate/
(資料由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