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文章曾提及,不同世代的工作手法與習慣,跟成長背景有密切關係,而不少主管提起新世代員工,往往會有這樣的反應:「這根本是心態問題嘛!無論我如何設立目標,他們就是動不起來!80、90後就是這樣!」
真的是這樣嗎?我認識不少年青保險從業員,他們有目標、有動力、心態正面,難道好員工都去「做保險」了?
筆者認為,一個人進取與否未必跟「年代」有關,我們身邊不乏上進的80、90後,也遇過很多「hea做」的60、70後,對吧?如果運用Lent, Brown & Hackett(1994)的模型,將社交認知理論應用到事業目標、行為及效能上,則會發現,年輕人工作態度是否進取,除與成長背景有關,也與他們是否能見到行為能達到的效果,以及自己有否能力達到要求等,也有莫大關係。
舉例說,保險、地產及其他銷售行業,一般設有許多不同獎項,員工可看到很多榜樣:「得獎者很年輕、入職只有數年,便拿到百萬年薪!機會真的存在呀!」這可以是很好的榜樣,為其他員工設定Outcome Expectations(結果期待),讓他們知道只要努力便可達到。再者,每天的例會、周會、每月非正式聚會等,不論管理層或隊友,也會在心態上、能力上不停灌輸正面訊息,讓大家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這是不折不扣地培養Self-efficacy(自我效能)。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並相信做到後的結果合乎自己心意,心態自然便會變得正面、積極得多。
你或會想:公司總不能每年辦幾個頒獎禮,更不可能讓每個員工也拿到「百萬年薪」吧?那有甚麼辦法讓他們「動起來」呢?
從Lent, Brown & Hackett(1994)的模型來看,Self-efficacy及Outcome Expectations對我們所定的目標甚為重要,而學習經驗(Learning Experiences)也會對這兩項元素產生影響。學習經驗除了是個人的直接學習,也包括透過觀察他人的成功或失敗例子而作出調整(Vicarious Learning),因此保險公司或地產中介等,每年設有大大小小的獎項和頒獎禮,目的正在於樹立榜樣。
一般公司當然不可能設立很多獎項,但從我的培訓經驗可見,明確的人才培育計劃、資歷晉升系統、傑出員工獎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然而有很多客戶會問:「我們也有類似計劃,但為何流失率仍然高企呢?更嚴重是,離職者往往是精英分子!」這情況並不罕見,很多時是因企業誤用計劃,又或管理人以「人有我有」心態而設立類似項目所致。
筆者曾為某國際金融機構制定華南地區的資歷晉升系統,也為某藍籌公司訂立人才培育計劃,而他們的流失率較同行低,而參與人才培育計劃的成員,其流失率也較一般員工為低,由此可見良好的計劃對挽留人才及提升員工表現,確有成效。
除制定不同的激勵計劃外,招聘程序也是關鍵之一。企業透過量化評估,可了解求職者的心理質素,例如採用Sherer et al.(1982)的「The Self-Efficacy Scale: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或其他評估工具,能有效了解求職者心態,及早在招聘階段把關,把「豬隊友」拒於門外。
如果你的企業希望在招聘或訂立激勵計劃上得到更多資訊,歡迎與筆者聯絡交流分享!
文:程衞強
註冊心理學家(香港心理學會)、特許心理學家(英國心理學會),現時主要從事培訓及顧問工作,並提供心理相關服務,同時亦為大學客席講師及營運不同生意的斜槓族人。
電郵:
victor.wk.chi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