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回分享過「修身」篇,今期談談「齊家」—在齊整家庭思維上的碎碎念。
作為社創人,「齊家」的概念很重要。單憑一股勇氣,毅然創辦社會企業,個人的創造力和推動力固然重要,但你總不會是萬能。一間公司、一個企業,基本也要懂得「製造」產品(包括服務)、推廣營銷、日常營運、財務管理、人事管理、整體策略管理和其他;一個人再利害也只能精通其中幾項,尤其是社創,必須同時對社福及商業運作都有不錯的認識,才有成功機會,因此要建立你的團隊,不,是「家庭」。
社企一家人
家庭與團隊的分別是,除大家各擅勝場、能互補不足外,家庭成員之間不計較、有默契、信念強。社創成立初期往往資源不多、人手不足、分工沒那麼仔細,要是太計較,無論是金錢或工作範圍,必難開展;而默契是不用或很少的溝通已能明白大家,除工作上更有效率,亦可減少磨擦衝突;至於家庭的信念,不只是住大屋、食美饌,重點是一家人齊齊整整、健康快樂。一間社企,若能齊齊整整、健康快樂,便可捱過任何挑戰難關、營運下去。
「全城街馬」以跑步改變生命為宗旨,主要項目包括為弱勢社群服務、舉辦有關跑步的不同訓練計劃、創辦各種有趣的長跑比賽和活動,卻因一個疫情,幾乎令所有活動都要停止。在收入來源大減的情況下,原有的「家庭成員」亦被迫各散東西,由高峰期的20人變成「5人家庭」,幸好大家還是充滿士氣和鬥志高昂。
維繫家庭的心法
齊心經歷低潮,或許是建立更強家庭的必經跑道,但如何建立?筆者仍在努力中、未敢班門弄斧,但可分享兩個心法:一曰「仁」,仁者無敵,仁心為首,乃社創初心,堅持理念可令「家庭」一起前進;二曰「誠」,待人以誠,尊重各成員,平等融和,建立可持續的「家庭」關係。

現實的家庭亦很重要,因社創人是孤獨且痛苦的,必須獲得家庭的支持。不論是父母的支持,又或是伴侶的體諒,親人的鼓勵可令你不以金錢或升職為目標的崇高理念得到認同,助你在「極度頹喪」的狀態下,仍能堅守信念。
在筆者的社創過程中,有幾次可惜但開心的經歷。記得有一位本來於大企業工作的J君,因喜歡「全城街馬」的理念和團隊,決意減薪加盟。她工作全心全意、常常加班,甚至減少跟男朋友的相處時間,為創造社會價值卻影響家庭生活,最後經過多番溝通仍不斷的爭執、也無數次跟我細訴落淚,被迫於關係和工作中「二選一」。結果我們失去一位熱誠而能幹的夥伴,但也開心她能找回家庭的幸福快樂。所以,建立一個正向家庭,令家人也理解你社創的目的、原因、計劃等,才能「齊家」共社創。
將「齊家」概念由自己家庭推到社創,再帶到社區。疫情後,「全城街馬」創造「自家教練」這一個「齊家」概念的社創項目,於每個家庭訓練一位健康「教練」,讓他們協助自己的家庭建立持久的健康生活習慣,不只令自己身體更健康,也可照顧家人。
剛完成第一期初班的10位學員,超過九成的健康指標都獲得改善,他們的總體質年齡更是年輕了25歲!兩個月的課程時間換來每人平均青春了2.5歲,連體重、體脂及內臟脂肪也有所改善,算是很划算的投資吧?「效果」是最好的說客,他們走對健康的第一步,下一步便是成為「自家教練」,將健康推及家人,發揚「齊家」新概念。
文:梁百行
全城街馬聯合創辦人及行政總裁
社會企業「全城街馬」相信跑步不單為跑手帶來樂趣,更能為跑手自身、身邊人以至社區帶來正面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