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民主化」(Data Democratisation)是數據分析與科學領域的重要未來趨勢,如何有效促進各職能部門每名員工、而非只是數據分析師(Data Analyst)和數據科學家(Data Scientist),都能夠善用數據,以數據驅動業務發展,是企業未來致勝之道。
近年漸多企業明白數據或大數據是業務發展關鍵,有助更了解客戶、開發更優質和個人化產品與服務,以及優化內部營運。然而,企業亦開始意識到,若未能推動前線員工、非技術人員、營銷和財務等職能部門人員,皆擁有並能運用以數據驅動的洞察力(Data-Driven Insight),這種理想目標便無法完全達到。
數據民主化並非純粹讓各職能部門均可存取數據,或製作漂亮的數據視覺化(Data Visualisation)工具。若員工根本無數據分析基礎能力,再強大和漂亮的工具,也只會變成花巧的玩具,不能充分被利用,更遑論推動業務發展。
要實現數據民主化,大概有以下原則可參考:
1. 使各職能部門員工能輕鬆地提出與數據相關問題。
2. 提供正確、合適的工具,讓各職能部門員工皆能使用數據。
3. 將數據民主化視為一個持續優化的過程,甚至需要轉變整個企業文化加以配合。
「數據素養」(Data Literate)是發展數據民主化的重要一環,它是指閱讀、處理、分析和表達數據的能力,這項技能可讓各職能部門員工,能以數據和工具提出正確和相關的問題、積累知識和經驗、以數據作出決策,並能向他人表達其意義。
愈來愈多企業將數據素養作為員工優先必備能力,亦有企業開始提供專門培訓課程。
而我們應如何培養這種能力,為就業技能增值?
1. 透過練習解讀業務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ex,簡稱KPI)、業務數據儀錶板(Business Intelligence Dashboard),以及學習相關線上課程,自我培訓,慢慢將知識技能付諸實踐。
2. 多與數據分析師、數據專家交流。
3. 嘗試在表達工作內容時,佐以數據。
培養出紮實的數據素養技能,有助你成為企業中具策略重要性的核心人物,驅動業務發展。這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不僅要了解數據,還要能應用它,並將之轉化為行動,以好好掌握數據民主化帶來的職場機遇。
文:賴志偉
香港電腦學會企業架構專家小組執行委員會成員